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明神宗

明神宗朱翊(音億)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號萬曆,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歲的朱翊鈞登基做皇帝,是為明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生平朱翊鈞在位前十年,由於年幼,由母親李太后代為聽政,太后則將一切軍政大事交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實行了一條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會經濟很大的發展,是為「萬曆中興」。但張居正死後,萬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鈞開始沉湎於酒色之中[1](一說是染上鴉片煙癮[2])。後因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1589年,朱翊鈞不再出現,內閣出現了「人滯于官」、「曹署多空」的現象;以至於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後方入中樞的廷臣不知皇帝長相如何,萬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虛,諸務廢墮,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3]。首輔葉向高卻說皇帝一日可接見福王兩次[4]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5]。囚犯們關在監獄裡,有長達二十年之久還沒有問過一句話的,他們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6]臨江知府錢若賡被朱翊鈞投入詔獄達三十七年之久,終不得釋,其子錢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氣血盡衰……膿血淋漓,四肢臃腫,瘡毒滿身,更患腳瘤,步立俱廢。耳既無聞,目既無見,手不能運,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氣,謂之未死,實與死一間耳」。宰相李廷機有病,連續上了一百二十次辭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後他不辭而去。[7]萬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書孫丕揚,「拜疏自去」[8]。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書趙煥也「拜疏自去」[9]。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明神宗派出宦官充任礦監稅使,掠奪商民,一旦被認為地下有礦苗,房屋就要全部拆除,以便開礦,開礦時挖掘不到時,附近的商家會被指控「盜礦」,必須繳出全部「盜礦」的賠款。礦監所到之處,民窮財盡,激化民變,成為明代一大惡政[10]。首輔朱賡沉痛地說:「今日政權不由內閣,盡移于司禮。」[11]大學士沈鯉在《請罷礦稅疏》中,亦指出礦稅「皆有司加派于民,以包賠之也」。戶科給事中田大益曾忍無可忍地批評他:「以金錢珠玉為命脈。」萬曆二十五(1597年)至三十三年(1605年)礦稅使進內庫銀將近三百萬兩,「半以助浮費,半以市珠寶」,更多的財物流入了宦官的腰包。


雖然朱翊鈞在內政行為可謂荒唐,但是軍事上,由於朝臣的精鍊,仍保持幹練的本貌。他遣兵調將,平定播州(遵義)楊應龍之亂的播州之役、平寧夏哱拜之亂的寧夏之役、抵抗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以及東北大片地區(奴兒干都司)的朝鮮之役,維護了明朝的統一狀態,並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鮮的野心。此三場戰爭合稱萬曆三大征。不過雖然軍事得到維持,朱翊鈞派宦官以勘礦、採礦為名去江南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聲載道,又使明朝政治腐敗到極點。


此時東北女真族努爾哈赤興起,成為日後中原帝國的隱患。


1619年,遼東軍區司令官楊鎬四路進攻後金,在薩爾滸大敗,死四萬餘人,開原、鐵嶺淪陷,北京震動。朱翊鈞用熊廷弼守遼東,屯兵築城,才將遼東局勢扭轉。不過朱翊鈞的三十年「斷頭政治」,連「票擬」、「硃批」都已經完全停止,即使軍事科技領先當代、農業技術明顯優於前朝,但是明朝行政已長年陷於癱瘓。


朱翊鈞在薩爾滸之戰的次年(1620年)逝世,葬於定陵。《明朝帝王陵》提到:萬曆的定陵1958年發掘,萬曆帝屍骨複原,「生前體形上部為駝背」。


評價《明史·神宗本紀》:「故論考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趙翼《廿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高宗乾隆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中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一書將萬曆皇帝的荒怠,聯繫到萬曆皇帝與文官群體在「立儲之爭」觀念上的對抗。怠政則是萬曆皇帝對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說:「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復。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蕩,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


但若站在心理學的角度,朱翊鈞的這種怠政也可以被理解為習得性失助或憂鬱症的臨床表現。
在《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家庭


妻孝端顯皇后王氏,皇后,諡曰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聖顯皇后,合葬定陵,主祔廟。 昭妃劉氏,思宗尊為太妃。 孝靖太后王氏,光宗朱常洛生母,初封恭妃,後進皇貴妃,崩,諡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葬天壽山。明熹宗諡曰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遷葬定陵,祀奉慈殿。 恭恪皇貴妃鄭氏,初封貴妃,後進皇貴妃。薨,諡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葬銀泉山。 端妃周氏 貴妃李氏
兄弟憲懷太子朱翊釴 靖悼王朱翊鈴 潞簡王朱翊鏐


子女


子光宗朱常洛,母孝靖皇后王氏 邠哀王朱常漵,生母無考,生一歲殤。 福恭王朱常洵,母恭恪皇貴妃鄭氏 沅懷王朱常治,母恭恪皇貴妃鄭氏,生一歲殤。 瑞王朱常浩,母端妃周氏 惠王朱常潤,母貴妃李氏 桂端王朱常瀛,母貴妃李氏 永思王朱常溥,生母無考


女榮昌公主,萬曆二十四年下嫁楊春元。四十四年,春元卒。久之,主薨。 壽寧公主,母鄭貴妃,二十七年下嫁冉興讓,天啟三年七月初二日卯時薨。 靜樂公主,生於萬曆十一年十一月乙巳,薨于萬曆十三年閏九月戊午。 雲和公主,早逝,追冊。 仙居公主,母德嬪李氏,萬曆十二年七月二十日生,同年十二月三十日薨逝。 靈丘公主于萬曆十六年八月甲午生,萬曆十七年五月庚申薨。 雲夢公主,早逝,追冊。 泰順公主,早逝,追冊。 香山公主朱軒嬁,在萬曆二十七年正月庚戌賜名軒,六月庚寅即薨。 天台公主,早逝,追冊。 雲和、雲夢、天台公主均未能確定排行


注釋

萬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評事雒于仁寫《酒色財氣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夫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 ^

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萬曆怠政(4):沉湎酒色 宮藏「十俊」

^ 《明史·神宗本紀》 ^ 《明史·葉向高傳》:「不奉天顏久,而福王一日兩見。」

^ 《明神宗實錄》卷556

^ 《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 ^ 《中國人史綱》第三十章 第十七世紀 ^ 《明史·神宗本紀》 ^ 《明史·趙煥傳》

^ 《明史·食貨志》載:萬曆二十四年(1596),「開採之端啟,廢弁白望獻礦峒者日至,於是無地不開。中使四齣:昌平則王忠,真、保、薊、永、房山、蔚州則王虎,昌黎則田進,河南之開封、彰德、衛輝、懷慶、葉縣、信陽則魯坤,山東之濟南、青州、濟寧、沂州、滕、費、蓬萊、福山、棲霞、招遠、文登則陳增,山西之太原、平陽、潞安則張忠,南直之寧國、池州則郝隆、劉朝用,湖廣之德安則陳奉,浙江之杭、嚴、金、衢、孝豐、諸暨則曹金,後代以劉忠,陝西之西安則趙鑒、趙欽,四川則丘乘雲,遼東則高淮,廣東則李敬,廣西則沈永壽,江西則潘相,福建則高,雲南則楊榮。」

^ 《明史·朱賡傳》

戚繼光

戚繼光(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明代抗倭將領,軍事家,與俞大猷齊名。山東登州人,原籍河南衛輝。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于閩、浙、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

軍事生涯與成就

戚繼光在薊州凡十六年,「一年三百六十天,多是橫戈馬上行」。他加固薊鎮長城,成為萬里長城之精華。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襲父職為登州衛(今山東省蓬萊縣)指揮僉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調往浙江抗倭,任參將,鎮守寧、紹、台(今臨海)三府。戚繼光鑒於明軍紀律鬆弛,素質不良,戰鬥力低下,至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4000餘名,編組訓練成水軍『戚家軍』,成為抗倭主力。在胡宗憲的指揮下與兪大猷、劉顯等人共抗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處大勝倭寇,九戰皆捷。次年奉調援閩,連破倭寇巢穴橫嶼、牛田、興化,閩境倭寇主力被消滅殆盡。因功升署都督僉事。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衛(今莆田東南),進官都督同知,升福建總兵。 此後轉戰閩粵沿海各地,終於解除東南沿海倭患。 隆慶二年(1568年),明廷特召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 16年間為防備北方蒙古俺答汗的入侵,他整飭防務,加強戰備,修築禦敵台,大規模修補增建萬里長城,設立武學,訓練將士,編成一支車、騎、步三者皆備的精銳部隊,使防禦鞏固,京師(今北京)安全。 當重用他的內閣大學士張居正死後即被彈劾免職,萬曆十一年(1583年)南調鎮守廣東。之後再被誣陷奪職。部下的將領胡守仁、王如龍、朱任、金科等人也受到革職或戍邊的處分。 晚年貧病交迫,醫藥不備,1588年1月5日卒於登州。 崇禎八年(1635年)為褒揚戚繼光,於蓬萊閣府前街東側建戚繼光祠堂,賜額「表功祠」。 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蒞戎要略》、《武備新書》和詩文集《止止堂集》等。

吳三桂引狼入室

吳三桂引狼入室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總兵吳三桂率領遼東明軍約四萬人,及八九萬關外漢民,陸續進關,暫屯於山海關至河北灤州、昌黎、樂亭、開平(今唐山市東北)一帶。當時山海關總兵是高第,下轄兵員約一萬人。吳三桂進關後,同高第會合,密切注視形勢的變化。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義軍進抵居庸關,明守將唐通投降。李自成入京後,命唐通率本部兵馬,帶上犒賞關寧官軍的銀兩、財物,前往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和高第。唐通特地寫信給吳三桂,盛誇李自成禮賢下士,答應只要降順,就能讓他父子封侯。當時,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其他家屬都留在北京,為了保住身家產業,吳三桂立刻答應投降。高第也立即投降。於是,由唐通接管了山海關的防備,吳三桂則帶領部眾,向京師進發,準備朝見李自成。接受親的任命。三月二十四日,吳三桂到了永平府(今河北盧龍縣),大張告示說:「本鎮率所部朝見親主,所過秋毫無犯,眾百姓不必驚恐。」一兩天後,吳三桂領兵馬,行至玉田縣(今屬河北)。他得到了出乎意外的消息,說他的愛妾陳圓圓被義軍將領劉宗敏奪去,而且劉宗敏為了追贓助餉,還逮捕了他的父親吳襄。吳三桂聞訊大怒,率部直奔山海關,向鎮守關門的唐通兵馬發起突然襲擊。由於變生意外,唐通猝不及防,又寡不敵眾,被吳軍擊敗,帶殘兵駐於關城西北的一片石口,派人向北京告急。李自成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嚴厲批評了劉宗敏,對吳襄進行了撫慰,並讓牛金星代吳襄起草了一封致吳三桂的信,努力做挽回的工作。一面李自成又親率大軍,於四月十三日晨從北京出發,留下丞相牛金星統率一萬名士卒守備北京。隨軍帶往山海關的有吳襄和崇禎帝的三個兒子,以及在西安、太原俘虜的秦王、晉王。

李自成的招降沒能打動吳三桂。當時,關寧兩鎮兵合在一起,只有五萬人,根本無法跟李自成的大順軍抗衡。吳三桂不顧民族大義,決定投靠清廷。還在這年四月初,清廷得到大順軍佔領北京,明朝覆亡的消息後,就在攝政王多爾袞等人的策劃下,急不可待地大舉興師南下,幾乎空國而來。四月一五日,十萬清兵行至翁后,遇上吳三桂派來的使者副將楊坤和游擊郭雲龍,說明了山海關的危急形勢,並且表示,如果促兵來救,將開山海關大門,迎接清軍。吳三桂寫給多爾袞的親筆信說:「大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的大好時機,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請速選精兵,與三桂所率兵眾會合,進攻北京,消滅流寇。我朝不但會報答財帛,還會割地酬報的,不敢食言。」多爾袞見信大喜,留下楊坤,專派妻弟拜然,隨郭雲龍前往山海關,探明虛實。清軍原先的進軍路線,是擬定由薊州、密雲地區,破長城而入。這下立即改變行軍路線,逕直向山海關兼程進發。多爾袞給吳三桂的回信,避而不談合兵,卻趁機向三桂招降,許他封以故土,晉為藩王,永享富貴。這很打動了吳三桂,他決定驅迫關遼兵,與大順軍惡戰一場。藉以提高自己在清軍面前的地位。四月二十一日,大順軍到達山海關。吳三桂只留下少數軍隊防守關城,把主力拉到關內石河,擺開陣勢,要與大順軍決一死戰。李自成把主力用於石河,又派出部隊進攻山海關的東羅城、西羅城和北翼城,對吳軍實行包圍。雙方晝夜激戰,到二十二日清晨,吳軍已困憊難支,北翼城守軍向大順軍投降,吳三桂全軍已面臨全面崩潰之勢。清兵於二十一日晚趕到山海關後,屯駐在歡喜嶺。這時,多爾袞故意蓄銳不發,作壁上觀,讓吳軍與大順軍鷸蚌相爭,他好坐而得利。同時,他也要看看吳三桂的誠意,以免上漢人的當。
二十二日清晨,吳三桂感到形勢嚴重,連忙帶屬官和鄉紳們出關,到歡喜嶺上的威遠臺謁見攝政王多爾袞,請求清兵即速出兵援助。多爾袞盛氣凜然,沉聲說:「你們願為故主復仇,大義可嘉,我領兵前來,就是要成全你們的你。你我過去是敵國,現在是一家,我兵進關,若亂動一株草、一棵粒,定以軍法處死,請你們告諭居民人等,不必驚慌。」頓了一頓,他又對吳三桂說:「你回去時,可令你的兵士用白布繫肩為號。不然,都是漢人,就不容易分辨,恐怕造成誤殺。」說完,揮手讓吳三桂等先行回去。隨後,多爾袞下令清軍,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分三路進關。進關後,清兵布下陣勢,立即向大順軍陣地發動猛烈的衝擊。戰鬥異常激烈,大順軍雖然奮勇迎敵,無奈清兵以逸待勞,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很大的優勢,所以不久就敗下陣來。清軍乘勝追擊,大順軍潰不成軍,兵員器械損失慘重,大將劉宗敏也負了傷。只見白日無光,霧慘雲濃,屍橫片野,血流成河。李自成為保存實力,命令連夜撤退。大順軍行經永平范家莊(今屬河北盧龍縣)時,把吳襄處斬。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殺了吳三桂全家三十四口。李自成回到北京,認識到固守北京有困難,決定撤出北京,行前於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即皇帝位,三十日離開北京,向陜西轉移,陷入了戰略的守勢。

崇禎帝窮途末路

崇禎帝窮途末路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義軍攻克山西,進逼北京,明廷危在旦夕。在此之前,右副都御史李邦華曾上密疏,向崇禎帝建議,請挑選大臣,奉送太子南行,監國南京。崇禎帝收到密疏,頗為心動,繞寢殿轉了好幾圈,一時還拿不定主意。接,左中允李明睿、庶子項煜等,也先後上疏,請皇上南遷,由太子監國。這下可觸犯了崇禎帝的忌諱,他素來好勝多疑,怎能輕易讓太子監國。自己跑到南京呢?要是像唐明皇李隆基那樣,最終丟掉了皇帝寶座,去做甚麼太上皇,那像甚麼話!於是他下決心不願南遷,不但自己不南遷,太子也不得南下監國。他在文華殿召集群臣,說道:「諸臣平時盡說報國忠君,不是嗎?現在國家面臨危難,卻沒有一位忠臣,可以為朝廷分憂。居然想出甚麼南遷的主意來!國君死於社稷,這是古往今來的正理。朕已決意固守北京,諸卿不必多言!」
到了三月初四,李自成義軍已打到北京郊區,京城眼見得難以保障,朝廷內外惶恐不安,官兵都毫無鬥志。駙馬都尉鞏永固連忙請見崇禎帝,奏道:「李自成兵勢猖獗,官兵畏敵如虎。懇請皇上選拔富有才望的大臣,保守京城,而皇上立即南巡,征兵北討。這是上策!臣號召京畿義勇,可召集十萬人,扈從皇上南行。請作速決!」崇禎帝仍然猶豫不決。左右大臣們也都說鞏永固是狂妄大言。李自成義軍直撲京城,京城外圍的官軍,不是一戰即敗,就是望風而降。崇禎帝召來太監曹化淳,讓他募兵守城。又下令勛戚和宦官,捐金助餉。嘉定伯周奎是周皇后的父親,家資饒裕,卻不肯捐獻。經太監徐高奉命流眼淚再三勸說,才獻出一萬兩銀子。太監王之心最為富有,由崇禎帝當面涕泣勸諭,也才獻出萬金。崇禎帝又搜刮國庫,得金二十萬,作充軍資。這時,守城的連一員大將也沒有,統統由太監主持。太監怎麼懂得軍務呢?不過是仗權勢,趁機撈一把罷了。曹化淳托詞缺餉,所有守城民兵,每人只給百錢,還要自己造飯。大眾沒有一個不怨聲載道的,誰還肯盡力守城呢?
三月十五日深夜,崇禎帝特地召見鞏永固,詢問南巡之事。鞏永固答道:「前些日子,李自成兵離京尚遠,京城人人畏敵,皇上南幸,跟從的人一定會很多的。現在,李自成已兵臨城下,人心瓦解,從行的人一定很少。臣不敢誤陛下。」崇禎帝聽了,黯然失色,徒喚奈何。


第二天,北京城外炮火連天,響徹宮禁。李自成設座在彰義門外。在宣府投降的太監杜勛呼叫城上的人,說願入宮求見崇禎皇帝。曹化淳當即用繩索將他吊上城來,密語了好一會兒,然後送杜勛入宮。杜勛見了崇禎帝,極言李自成兵勢強大,皇上應好自為之,為民遜位。崇禎帝叱令他退去。杜勛出了宮,又對守城太監王相堯等人說:「我輩富貴自在,跟誰不行,何必擔憂?」說罷,縋城而去。這以後,崇禎帝還多次派人,通過杜勛和李自成義軍談判,希望通過討價還價,爭取到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條件。談判一直延至十八日晚。


曹化淳並不想真的守城抗敵,令守卒用空炮,向城外虛發硝煙,虛張聲勢而已。只有太監王承恩所守的地段,用鉛彈實炮,打死了不少攻城的義軍。兵部尚書張縉彥幾次巡視城防,都被曹化淳攔住。他想面奏皇帝,又無法進宮,只能急得團團轉。


三月十七日,情勢更加危急了。崇禎帝在文華殿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說到國難當頭,崇禎帝不禁潸然淚下。而朝中的文武大臣們,也只有相向而泣,束手無策,戰戰兢兢。崇禎帝用朱筆在御案上寫道:「文臣個個可殺!」悄悄地指給身旁的太監看,隨即用紙抹去。當天晚上,崇禎帝左思右想,唯有南巡還是一條生路。他召見劉文柄和鞏永固到宮中,命他們速帶家丁護駕。劉、鞏二人泣奏道:「親臣不得藏甲,臣等哪有家丁?即使有家丁,又怎能抵擋得住敵眾呢?」崇禎帝沒奈何,揮手讓他們退去。他另召太監王承恩進宮,密語多時,讓他急速先去準備,部署家丁,準備南行。三月十八日,崇禎帝命召周后、袁貴妃,和她們一起同座痛飲,慷慨決絕。崇禎帝喟然長嘆說:「大事去矣!卿等理應殉國!」周后頓首說:「妾事陛下一十八年,未蒙陛下聽妾一言,致有今日。今陛下命妾死,妾何敢不死!」說完,急往坤寧宮,解帶自縊。崇禎帝聽說周后已死,飽含熱淚,說:「死得好!死得好!」轉身又命袁貴妃道:「你也可隨皇后去吧。」袁貴妃早已悲不成聲,俯伏叩頭而別,匆匆走進內宮,自去尋死。不料繩索未繫好,死而復生。崇禎帝急趕進去,拔刀出鞘,刀落血濺,袁妃倒在血泊中,暈死過去。長平公主朱娖才十五歲,看見這般慘狀,慟哭不已,臉色嚇得煞白煞白的。崇禎皇帝叱道:「你為甚麼降生我家?」說罷,左手掩面,右手揮刀砍去。公主伸手擋刀,右臂被砍斷,暈倒在地上。然後又以劍砍死六歲的女兒昭仁公主。崇禎帝又傳太子、永王和定王入宮。三位皇子仍然穿華麗的服裝,然後走進來。崇禎帝皺眉頭說:「這是甚麼時候了,你們還不換裝?」當下命太監取來破舊的衣服,親手為他們一一更衣,繫好衣帶。崇禎帝悲咽地說:「你們今天還是皇子,明天就是平民了。顛沛亂離之中,你們要隱姓埋名。見年老的叫爺爺,見年輕的叫伯伯。萬一能夠保全性命,為父母報仇,不要忘了今天這個悲慘的日子。」說罷,召來太監,命將三位皇子分別送往周、田兩位外戚家去。


崇禎帝辦完家事,返回乾清宮,親持硃筆寫道:「成國公朱純臣,提督內外諸軍事,夾輔東宮,留守京師。」寫畢,命太監傳送內閣。此時內閣早已空無一人,太監將硃諭放在案上,匆匆離開。這時已是薄暮時分,王承恩回來覆命,說事情已經準備停當。崇禎帝當即脫下皇袍,換上平民服裝,手持三眼槍,夾雜在眾太監中,一起悄悄地走出東華門。到了朝陽門,崇禎帝假稱是王太監,奉旨出城。守城的將士回答說:「天色已晚,等天亮了,驗明身份再說吧。」扈從崇禎帝的人想要奪門而出,守城的將士立即發炮阻止,衝不出去。崇禎帝想,朝陽門是朱純臣管轄的,不如先往朱府再說。到了朱府,看門的人說:「朱老爺赴宴去了,還沒回來呢。」崇禎帝長嘆數聲,帶扈從轉道走安定門。門閘十分堅牢,怎麼也打不開。這時天已快亮了。奔波了一晚上,崇禎帝累得精疲力盡。於是返回厚載門,遣散隨行的扈從,攜王承恩,回宮去了。


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禎帝駕臨前殿,鳴鐘擊鼓,召集百官。等了好一會兒,卻沒有一個人到來。忽見王承恩氣喘吁吁地跑上殿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不好了!不好了!曹化淳已打開彰義門,迎李自成入都了!」接又有一個太監報告:「宣武門守門太監王相堯,也開門迎敵。眼見內城不保了!」崇禎帝這時已經走投無路了。他咬破手指,在袍襟上寫下遺詔說:「朕自登極十七年,內地三陷,逆賊直逼京師。雖朕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故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他帶王承恩步入南宮,登煤山(今景山),望見城裏烽火燭天,不禁嘆息道:「苦我百姓!」說黯然失色。就在喊殺聲漸漸逼近的時候,崇禎帝在煤山壽皇亭的一棵樹上,上吊自殺了。王承恩也在另一棵樹上,陪同他自縊而死。

袁崇煥寧錦大捷

袁崇煥寧錦大捷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率領八旗大軍分三路南下,訊速攻佔了大小凌河、右屯衛等城堡,會師於錦州城下,四面合圍。當時錦州城防工事已修繕完畢,由太監紀用、總兵趙率教以及左輔朱梅等率明軍三萬人駐守。袁崇煥認為寧遠的大軍不能轉移,派遣祖大壽等統率精兵四千,繞出敵後,去救援錦州;另外派遣水軍東出,作為牽制。祖大壽統率的精兵尚未到達錦州,皇太極因攻城不下,已率大軍轉攻寧遠。而寧遠有袁崇煥、滿桂等駐守,且早有防備。於是祖大壽統率的精兵,又回師在城外嚴陣以待。皇太極連連受挫,十分惱怒,就不顧一切地下命令猛攻。守城明軍奮力迎戰,而且用大炮轟擊,戰鬥十分激烈,雙方傷亡都很慘重,直到第二天寧遠城仍舊沒有攻破。皇太極轉兵復攻錦州,又付出了大量死傷的代價,最後只得撤兵回去。這次戰役,當時稱為「寧錦大捷」。袁崇煥功績卓著,只是由於他沒有及時為魏忠賢建立生祠,魏忠賢就指使黨羽彈劾他沒有出兵救援錦州。他只得請求退休回鄉。

袁崇煥寧錦大捷

袁崇煥寧錦大捷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率領八旗大軍分三路南下,訊速攻佔了大小凌河、右屯衛等城堡,會師於錦州城下,四面合圍。當時錦州城防工事已修繕完畢,由太監紀用、總兵趙率教以及左輔朱梅等率明軍三萬人駐守。袁崇煥認為寧遠的大軍不能轉移,派遣祖大壽等統率精兵四千,繞出敵後,去救援錦州;另外派遣水軍東出,作為牽制。祖大壽統率的精兵尚未到達錦州,皇太極因攻城不下,已率大軍轉攻寧遠。而寧遠有袁崇煥、滿桂等駐守,且早有防備。於是祖大壽統率的精兵,又回師在城外嚴陣以待。皇太極連連受挫,十分惱怒,就不顧一切地下命令猛攻。守城明軍奮力迎戰,而且用大炮轟擊,戰鬥十分激烈,雙方傷亡都很慘重,直到第二天寧遠城仍舊沒有攻破。皇太極轉兵復攻錦州,又付出了大量死傷的代價,最後只得撤兵回去。這次戰役,當時稱為「寧錦大捷」。袁崇煥功績卓著,只是由於他沒有及時為魏忠賢建立生祠,魏忠賢就指使黨羽彈劾他沒有出兵救援錦州。他只得請求退休回鄉。

袁崇煥寧遠大捷

袁崇煥寧遠大捷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袁崇煥經人推薦,被破格提陞為兵部職方主事。沒有多久,明和後金在廣寧交戰失敗,朝廷商議扼守山海關。袁崇煥單騎出關,考察形勢,回京後報告邊塞形勢,自薦說:「給我軍馬錢糧,我保證守住此關。」朝廷批准了他的請求,並提陞他為僉事。他到任後,受到經略王在晉的器重。但是,他認為王在晉沒有遠略。不久,王在晉調職,經略由大學士孫承宗兼任。孫承宗對袁崇煥也很器重,採納他的意見,加強寧遠的防禦,並派他和總兵滿桂一道前去守備。天三年[1623年],孫承宗任命袁崇煥為寧前道,守前屯衛及寧遠。袁崇煥到達寧遠後,首先設法加固寧遠城。這城原是由孫承宗命令祖大壽建築的,但沒有完成,而已完成的部分,工程質量也不一致。袁崇煥規定標準:城高要達三丈二尺,雉高要達六尺,城基廣三丈,城上端廣二丈四尺。祖大壽參與工程監督。第二年完工後,寧遠城就成了關外的重鎮。孫承宗為進一步加強關外防線,還從寧遠向東推進二百多里,在錦州、大小凌河、松山、杏山、右屯等地興築堡塞,派將扼守。可是到了天五年[1627年]十月,孫承宗遭魏忠賢奸黨的排擠,辭官回家,經略一職由兵部尚書高第接替。高第到任後,大反孫承宗的做法,將錦州、右屯各城的防守都撤到關內。督屯通判金倧上書袁崇煥說:「關外三城是前鋒要地,萬萬不可放棄!」袁崇煥當即向高第據理力急,說道:「錦州、右屯等戰略要地若放棄了,那麼寧遠就難以固守,關門也失去保障。」高第的意思,是連寧遠都要撤離的,怎麼聽得進袁崇煥的話呢?但袁崇煥亳不動搖,說道:「我是寧前道,在這裏任職,就應當死於職守。我堅決不進關!」高第拿他沒辦法,只好先撤離了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等地的守兵,全部進入山海關內。一路上,丟棄了軍糧十多夢萬,死傷甚眾,哭聲震野。人民怨聲載道,軍士們也萎靡不振。
努爾哈赤派人探聽到孫承宗免職,改由高第繼任,心裏暗自高興。後來又聽說高第盡撤關外守備,更是心花怒放,說:「這真是天賜良機!」天六年[1626年]努爾哈赤立即率大軍十三萬西渡遼河,直達錦州。見四望之外並無營壘城堡,想關外可以橫行無忌了,就命軍隊兼程南下。而時在山海關的高第卻擁兵不救,坐視寧遠危急。袁崇煥聽說金兵大舉南下,召集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守將何可剛等人,集合全軍將士,發誓死守寧遠城。
袁崇煥在眾將士面前,刺血作書,以忠義大節激勵大家,並向眾將士下拜。眾將士熱血沸騰,都願意以死報國。於是袁崇煥下令燒毀城外的住房,攜帶守城的器械入城,清野以待金兵。又命同知程維、通判金倧等協同守城,清除交通要道上的行人。並下達檄文給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要是見到逃跑的將士,格殺勿論。天六年[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金兵到了寧遠城下,遙見城上旗幟鮮明,戈矛森列,中間架一尊龐然大炮。努爾哈赤不覺驚異起來,命軍隊退五里下寨。努爾哈赤探知守城主將是袁崇煥,就派遣被俘虜的漢民進城去,傳達他的話說:「我率大軍三十萬來進攻寧遠,非打破寧遠不可,你還是早早繳械投降吧!」袁崇煥讓來人回去傳話說:「你稱來兵三十萬,那是吹牛,頂多十三萬。這也不算少了,但我不怕!寧遠城是你們得而又棄的,我現在修繕一新,怎麼肯輕易放棄呢?我寧死也不肯投降!」第二天,金兵大舉攻城。袁崇煥卻顯得格外輕鬆,和兩三位幕僚,在大營中談天說笑。聽得金兵吶喊聲漸漸近了,袁崇煥帶幕僚,上了內城的敵樓,又和大家一起談古論文,面無憂色。忽聽得城頭一聲炮響,驚天動地,震耳欲聾。袁崇煥笑說:「敵兵到了!」說打開敵樓的窗戶,俯視城外。但見金兵漫山遍野,衝殺過來。金兵衝近外城的城壕,城上的矢石,如飛蝗般射去。金兵前隊倒下,後隊又一擁而上。這樣前仆後繼,只是抵死不退。兩軍正相持間,忽見金兵中擁出一隊盾牌兵,把盾牌護住頭顱,躍過城壕。城上射下的矢石,被盾牌隔住,不生效力。這盾牌兵便聚集城腳,架起雲梯,攀援而上。袁崇煥命守城軍士,邊戰邊退,放棄了外城,作為誘敵之計。金兵佔據了寧遠外城,天色已晚,兩軍都暫時停止戰鬥。第三天,金兵又發動了凶猛的攻勢。只見寧遠內城城牆上,突然推出許多巨大的木櫃,半在牆內,半在牆外。木櫃中站許多帶甲的士兵,從上向下,連續不斷地發射矢石。這樣來回幾次,金兵死傷無數。努爾哈赤又率兵冒死鑿城,寧遠城牆被鑿開高二丈餘的缺口三、四處,然而仍舊被守軍堵住。但是,金兵仍然不斷地湧向城邊,越聚越多。他們架起雲梯,冒矢石,拼死登城。這時,忽然從城上投下許多枯草、油物及棉花。緊接,城頭大炮轟鳴,噴出的烈火,一觸到枯草、油物和棉花,就猛烈地燃燒起來。只見中彈的金兵,人馬騰空,隨彈飛舞。火的金兵,煙熏火燎,滿地亂滾。霎時間,外城一片煙霧衝天,血肉遍地。金兵倉皇逃奔,潰不成軍,跑出好幾里地,才安下營寨。袁崇煥派出使者,告訴努爾哈赤說:「老將橫行天下已經很久了,今天敗在我區區小將手下,這恐怕是天命吧!」
這場激烈的戰鬥,金兵傷亡五千多人,努爾哈赤也受了重傷。在眾貝勒的勸說下,努爾哈赤才勉強答應退兵。回到瀋陽,努爾哈赤心情沉重地對諸貝勒說:「我自二十五歲起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甚麼就這個小小的寧遠城攻不下呢?」努爾哈赤心情鬱悶,再加上重創難癒,到這年八月十一日就一命歸天了。
袁崇煥將捷報送到京城,熹宗喜出望外,立即陞他為右僉都御史,滿桂等也都得到晉陞和獎賞。而高第於失職,就被罷官,經略由王之臣接替。這年冬天,袁崇煥等巡察了錦州、大小凌河各地,建議大興屯田,漸次恢復高第所遺棄的舊地。寧遠大捷,使金兵心寒膽戰,皇太極自料尚不能和明軍對抗,所以暫且休兵。東北邊境,得以有數年安靜。

王化貞失守廣寧

王化貞失守廣寧
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努爾哈赤率八旗軍攻陷奉集堡和虎皮驛,三月十二日直逼瀋陽城下。瀋陽城守將賀世賢、尤世功戰死。雜居城內的蒙古飢民為後金內應,城被攻破。三月十八日攻遼陽,經過三天激烈作戰,城被攻陷,袁應泰自縊死,巡按御史張銓被俘不降自殺。接,後金軍乘勝進攻,數日之間就佔領了三河、靜遠、鎮江、海州、復州、金州等大小七十餘城。消息傳到朝廷,廷臣才又想起熊廷弼。大學士劉一認為,如果是熊廷弼防守在遼東,就不會弄到這種地步。於是熹宗下詔起用熊廷弼,同時擢陞王化貞擔任巡撫。
熊廷弼出山海關,到了廣寧,文武各官出城相迎,遼東巡撫王化貞也來相見。熊廷弼和王化貞商議軍務,王化貞建議分兵防河,熊廷弼堅持固守廣寧,兩人意見不和,不免爭議起來。熊廷弼侃侃陳辭,說道:「而今局勢,只有固守廣寧,方能保障關內外的安全,如果分兵防河,勢單力弱,反而容易招致失敗。」王化貞到底不以為然,滿心不高興地告辭了。於是,熊廷弼上書,請實行三方分置的策略,以廣守一方為陸路界口,用馬步軍駐守;以天津、登萊二方為沿海要口,各用舟師駐守。王化貞則上書,奏請沿河分守。明廷批准了熊廷弼的策略,而把王化貞的奏議束之高閣。這下,王化貞更是滿腹牢騷了。過了些日子,遼陽都司毛文龍攻取了鎮江堡。捷報傳到廣寧,王化貞當即建議乘勝進兵。他不顧熊廷弼的堅決反對,逕自申奏朝廷說:「東江有毛文龍可作先鋒,投降滿清的李永芳也已悔罪,願為內應,蒙古兵可借助四十萬。此時不恢復遼、瀋,更待何時?願借臣六萬精兵,一舉蕩平。唯請朝廷申諭熊廷弼,不得牽掣。」大學士葉向高是王化貞的座師,當然偏袒王化貞,兵部尚書張鳴鶴也輕信王化貞。所以朝旨下達,一面令王化貞竭盡全力恢復遼、瀋,不必受熊廷弼節制。一面令熊廷弼出關,作王化貞的後援。王化貞帶了廣寧十四萬兵士,渡河西進。熊廷弼不得已,帶剩下的五千兵士,出駐右屯。他心中憤悶已極,上疏說:「如果朝廷信任王化貞,那就乾脆罷掉臣的經略職務,以鼓舞士氣。」王化貞率領大軍渡河,滿望得勝奏凱。第一次出兵,走了數十里,不見敵人只得退回;第二、第三次,也是這樣;直到第五次,依舊不見敵人的影子。
這樣折騰了大半年,到天二年[1622年]正月,後金軍西渡遼河,進攻西興堡今屬遼寧台安縣) 。守堡副將羅一貫,飛報王化貞。王化貞立即派遣游擊孫得功、參將祖大壽、總兵祁秉忠等人,帶兵前往救援。半路上遇到總兵劉渠,四將會師前進。援兵到了平洋橋(今屬遼寧盤山縣),就聽說西興堡失守,羅一貫陣亡,後金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孫得功建議退兵廣寧,劉渠、祁秉忠二人卻是血性男兒,不願臨陣逃脫。正在這時,後金軍已席捲而來,與明軍在平洋橋交戰。戰鬥剛剛開始,孫得功就心膽俱落,嚇得率兵先逃。這下明軍陣勢大亂,劉渠、祁秉忠拼死奮戰,先後浴血沙場。孫得功逃回廣寧,揚言後金軍將圍城。城裡居民驚慌失惜,紛紛出城逃難。孫得功暗自打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抓住王化貞作為贄儀,等後金軍到來,就作為內應。這時王化貞關巡撫署大門,正在屋裏處理文件。忽然參將江朝棟氣喘吁吁地闖進屋裏,大聲說:「金兵來了,請公速行!」王化貞張皇失措,不知怎麼辦才好。江朝棟不由分說,一把拉王化貞,往署外急奔。出了署門,乘上駿馬,慌慌張張地逃出城去。好好的一座廣寧城,就這樣不費一槍一矢,拱手獻給金兵。
熊廷弼這時已離開右屯,駐守在閭陽。聽到王化貞兵敗的消息,參議邢慎言建議發兵急救廣寧,但是被僉事韓初命阻止,於是也退回。王化貞狼狽不堪地逃到大凌河(今遼寧錦縣),見有一支人馬疾驅而來,為首的一員將軍,威風凜凜,正是熊廷弼。王化貞一見熊廷弼,慚愧得無地自容,頓時下馬,抱頭大哭。熊廷弼微笑道:「六萬精兵,一舉蕩平,現在怎麼樣了?」王化貞一聽這話,更加號啕大哭不止。熊廷弼說:「哭有甚麼用?熊某只有五千兵,現在都交給你,請你抵擋追兵,保護人民入關。」王化貞請熊廷弼回救廣寧。熊廷弼說:「這恐怕已來不及了吧。」話聲未落,探馬來報,說孫得功已將廣寧獻給金兵,錦州以西四十多座城池,都已失陷了。熊廷弼急將部下五千人馬,交給王化貞,令他斷後。自己和副使高出、胡嘉棟等,燒毀關外積聚的糧草,護送十萬難民進山海關。
敗報傳到京師,朝中一班言官不辨曲直,奏請一併逮捕熊廷弼和王化貞,以伸國法。天皇帝當即照准,將二人押解來京,交刑部下獄。天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被處死刑,傳首九邊。臨死時,熊廷弼洗沐整冠,北向而拜,說:「我是大臣,奉旨而死,怎敢草草了事。」他寫了首絕命詩,說:「他日倘撫髀,安得起屍魄。絕筆嘆可惜,一嘆天地白。」崇禎五年[1632年],王化貞也被處死刑。

紅丸移宮兩大案

紅丸移宮兩大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萬曆皇帝朱翊鈞去世,皇太子朱常洛即位,是為光宗,改明年為泰昌元年。朱常洛是個短命的皇帝,即位不到一月,就因病身亡。皇長子朱由校繼位,從廷臣議,改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後為泰昌元年。光宗在位不過一月,卻發生了紅丸、移宮兩案,與梃擊一起,合稱明季三大案。原來,光宗為太子時,太子妃郭氏早卒,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也早死。太子宮中有兩位李選侍,號東李、西李。西李最受寵幸,撫養皇長孫朱由校。萬曆皇帝死後,鄭貴妃留居乾清宮。她擔心光宗追念前嫌,報復自己,就想了一個主意,從侍女中挑選美女八人,送給光宗受用。另外又進獻了許多明珠寶玉。果然光宗惑於女色,把舊隙統統丟到腦後了。鄭貴妃又故意聯絡西李,慫恿她爭取做皇后,而封自己為皇太后。這是天大的事,李選侍怎能不答應呢?光宗被李選侍聒噪得心煩意亂,無可奈何,帶病臨朝,召見大學士方從哲,說是先帝遺命,尊鄭貴妃為皇太后。方從哲本來就是個糊塗官,不管事情可否,便將旨意轉飭禮部。禮部侍郎孫如游奮然上疏諫阻,此事才算暫時作罷。不料光宗耽於酒色,病勢日重一日。這天召令內醫崔文升,入宮診視。崔文升醫術不精,診過帝脈,說是邪熱內蘊,應下通利藥品。於是開了一帖藥,讓光宗服下去。結果腹痛腸鳴,瀉泄不止,一天一夜,瀉了三四十次。這麼瀉了好幾天,搞得光宗神情委頓,氣息奄奄。人們紛紛議論,都說是鄭貴妃授意崔文升,使光宗頓成重病。於是給事中楊漣、御中左光斗與吏部尚書周嘉謨,一起去見郊,貴妃的哥哥鄭國泰的兒子鄭養性,曉以大義,要他勸貴妃移宮,並收還貴妃封后成命。鄭貴妃心裡也十分害怕,勉強移居慈寧宮,並撤銷封后的旨意。楊漣又上疏,劾奏崔文升用藥無狀。光宗讀了奏疏後,很是欣慰。一天,光宗召見大臣,楊漣也在列,皇長子朱由校侍立座側。光宗對大臣們說:「我見到你們,心裡很是寬慰。現有一事命卿:選侍李氏,侍朕有年,又兼撫養皇長子,擬加封為皇貴妃。」話音未落,屏風後面,有人低聲呼皇長子入內,隱約數語,又推皇長子出來。皇長子出來後說:「選侍娘娘乞封皇后,懇求父皇傳旨。」光宗默默不答。各大臣也不免驚愕異常,叩首退出。過了兩天鴻臚寺丞李可灼,自稱有仙方可以治療皇上的疾病,上疏奏陳。

明神宗萬曆元年至明思宗崇禎十七年

萬曆元年[1573年],首輔張居正主張「凡事務實,勿事虛文」,總攬大政後,就根據當時所見的弊端,雷厲風行地進行改革。他奏請神宗實行考成法。他認為嘉靖、隆慶時期政局混亂是「吏治不清」所造成的。他所提出的考成法規定,六部及都察院對皇帝批准的各項奏章,應立即轉發各有關部門、地區執行。而在轉發前,應考慮路程的遠近和事情的緩急,立定期限;設置一式三份文簿,分別登記下來,使每件事都有落和交代,以保證政令的貫徹執行。對於廉能的官吏及時獎賞,對於不稱職的就立即罷黜。黔國公沐朝弼多次違反法令,過去朝廷裏議論起這件事,都感到很棘手。張居正掌政後,擢用了沐朝弼的兒子,卻派人把沐朝弼本人逮捕押解回來,囚禁在南京。

萬曆二年[1574年],張居正奏請推行內外官久任法。規定知府、知縣六年一遷;各省市政使、按察使三年一遷;中央科、道、部、曹六年一遷。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因任期較長,就都盡心本職工作。

萬曆三年[1575年],張居正為了減輕財政開支和老百姓的負擔,對驛站的使用制度進行整頓。過去不少官員使用驛站,不僅沒有取得許可憑證,還對驛站恣意追逼勒索。張居正作出詳細規定,要求嚴格執行,違者重罪。甘肅巡撫的兒子違反規定,擅用驛遞,就被革去官蔭。張居正自己也以身作則。有一次他弟弟病重回家調治,保定巡撫例外發給一張使用驛站的憑證,張居正立即交還給他,並致函表示自己身為執政大臣,「欲為朝廷行法,不敢不以身先之」。

萬曆五年[1577年]九月,張居正進行的改革整頓正當成效時,他的父親去世了。根據封建禮制,他必須離職守孝三年。除非經過皇帝特許,才可「奪情」,喪服視事。當時有些官員請求讓他「奪情」,但是由於他的改革整頓觸犯了另外一部分官員的利益,因此有更多的官員反對「奪情」,甚至有在交通要道張貼「謗書」來攻擊他的。直到神宗下了詔令,有誰再敢如此攻擊的,殺無赦,事情才平靜下來。

萬曆六年[1578年],張居正下令清丈土地。他認為,當時國家財政危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於賦稅徵收陷於嚴重的混亂和不均狀態。有些人兼併了大量土地,卻隱匿不報,拒不納稅,因此必須清丈土地。經過三年的努力,竟查得天下土田七百餘萬頃,比弘治時超出三百萬畝。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為了平均賦役,他又手進行賦役制度改革。

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下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這一條鞭法,早在嘉靖到隆慶時期,曾有潘季馴、龐尚鵬、海瑞等人推行過。人們認為簡便易行,而且可以糾正原有賦役制度上的一些弊病。但是畢竟保證了國家的稅收,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曾有資料這樣記載:「自正(德)嘉(靖)虛耗後,至萬曆十年間,最稱富庶。」

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張居正由於積勞成疾而逝世了,年五十八歲。生病期間,他不能上朝,卻仍然在家中審閱重要文件,到了病勢沉重,實在不能審閱了,就乞求退休。而神宗依舊優詔慰留。到最後,他自料不可能痊癒,就向神宗推薦了一些人才。神宗把名單貼在御座旁的屏風上,表示要加以擢用。到了張居正死了,就下詔以國公兼帝師的規格辦理喪葬。張居正由於功績,曾經陞任中極殿大學士,又陞為左柱國,又進為太傅,再進為太師。到這時候,又贈封上柱國,謚號文忠。

萬曆十二年[1584年]八月至次年四月,北京地區旱情嚴重。他率百官到南郊祭禱求雨,往返二十里,堅持步行而去,步行而歸。

萬曆十三年[1585年]五月十九日,他於臨朝以後,又在平臺召見輔臣,商議政務。他還表示出關心民間疾苦,重視生產。當時山西、河南、山東、湖廣等處都接連出現災情,他下詔免去田租稅糧。同年,因徐貞明建議開發北方水利,而且提出一套辦法,神宗特將他從尚寶司丞陞為少卿,並兼監察御史,領墾田使,專門負責京畿水田的治理,到第二年已墾出三萬九千餘畝土地。神宗還比較注意選用有埧才實學的人擔任文官武將,也能接受臣下的一些批評。萬曆十四年三月,禮部在論述時局時提出,天下尚不太平,乃是由於額外之徵過多和不時之役過繁等原因造成;要想讓百姓安居樂業,皇帝應當率先厲行節儉。神宗看到這個奏疏,表示採納。神宗親政的最初幾年,以上的這些表現,應該予以肯定。

萬曆十四年[1658年]九月間開始,神宗藉口「頭暈眼黑,力乏不興」,以後就長期怠政。據一些史書上記載,他深居二、三十年沒有臨朝,也不接見大臣。按照禮制,皇帝在春夏秋冬四季應按時到祖廟祭祀,神宗在數十年間也只是偶然去過一次,此外都派大臣代行。經筳日講是皇帝研讀經史和討論治國原則的學習活動,神宗以病為由,從萬曆十六年[1588年]九月起便停止了。他對於臣下的奏疏,常常「留中」(留在宮內不交議不批答),據說數量達到「十留六七」。大學士葉向高也,不禁曾經這樣慨嘆:「一事之請,難於拔山;一疏之行,曠然經歲。」這樣,政治自然一天天敗壞下去。而神宗卻認為當時正處於承平時期,官不必齊;再加上他的性格多疑,於是就連官員的任命工作都給延擱下來,以至在職的官吏得不到正常陞遷,空缺的職位得不到及時補充,朝廷行政效率極差。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六月,由於吏科都給事中這一職位久缺,使得官吏上任的憑證無人發放,等候發放憑證的就累積到七八百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五月,由於刑部長時期沒有掌印官,監獄裏囚犯積至上千人,都沒有辦法審問結案。當時的政府機構已經處於半癱瘓狀態。而在這一段時期裏,從嘉靖以來逐漸形成的朋黨風氣,卻更加嚴重起來。東林黨人與浙、齊、楚諸黨人之間,各自利用手中權力,抓住京察等機會,相亙排斥異己。而神宗由於在冊立太子的問題上有所偏私,意欲不遵照祖宗傳統辦法,於是朝廷長期在所謂「衛國本」的問題上更是爭論不休。原來,神宗皇后沒有生子,王妃生子朱常洛,鄭妃生子朱常洵。朱常洛為長,按照傳統,例當嗣位,但是神宗寵愛鄭妃,就想讓朱常洵嗣位,因而把立太子的事有意遷延不辦。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神宗手詔同時封朱常洛、朱常洵為王,託詞等待皇后生出嫡子再定儲位。朝臣認為冊立太子是「國本」問題,就起反對。神宗無奈,只得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冊立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封朱常洵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去封地就藩。臣仍舊疑慮紛紜,一再上疏請福王就藩。直到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福王才去了河南洛陽封地。在定儲的問題上,東林黨人與浙、齊、楚諸黨人屬意的對象不同,於是他們都想借機壓倒對方,因而相亙攻擊得很激烈,甚至發展到相亙罷逐的局面。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爾哈赤率領後金軍攻破撫順,守將王命印戰死。遼東巡撫李維翰急忙派總兵張承蔭率領一萬人前去救援,遇到後金軍的襲擊,張承蔭和副總兵頗廷相等都戰死。朝廷大為震動,認為楊鎬熟悉遼東方面的情形,就起用他為兵部右侍郎,經略遼東。楊鎬到達以後,申明紀律,從福建、浙江、四川、山東、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去徵調軍隊,準備跟後金軍大戰一番。到了七月,後金軍由鴉鶻關攻入清河,明軍副將鄒儲賢戰死。神宗頒賜楊鎬尚方劍,可以斬殺總兵以下的官員。鎬就處斬了清河戰役中敗逃的將領陳大道、高炫。這年冬天,各地徵調的援兵匯集,連同原有的部隊,合起來約有十多萬,號稱有四十七萬大軍。萬曆四十七年[1617年]正月,明軍兵分四路,從東南、南、西、北四個方向向後金都城赫圖阿拉進攻。楊鎬自任總指揮,坐鎮沈陽。原定二月十一日誓師,二十一日出塞,三月二日在二道關會合後,一起前進。由於連日大雪,行軍不便,而發兵的日期又已被洩漏出去,各路軍的行動情況也都為努爾哈赤所探知。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次不可輕易出師。楊鎬將尚方劍懸於軍門,發怒道:「國家養士,正是為了今日,如果臨機推阻,只有軍法從事!」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提出異議了。


三月初一,山海關總兵杜松率西路軍出撫順,沿渾河岸前進,由於道路比較平坦,第二天就到達薩爾滸。杜松莽勇輕敵,平素以久經戰陣、身多創傷誇耀於人。這次他急於想立頭功,當得知後金軍在界凡築城,就留下部分軍隊駐紮薩爾滸,親自率領二萬多人渡過蘇子河去攻打界凡城。努爾哈赤偵知這種情況,就先集中兵力攻下薩爾滸,然後乘勝直撲界凡,將杜松四面包圍。杜松戰死,西路軍全軍覆沒。三月二日,總兵官馬林率北路軍隊到達富勒哈山的尚間崖(薩爾滸西北三十餘里),得知杜松戰敗,就紮下營寨固守。馬林無將才,所率的士兵本來就不多,他分三處駐紮,更不免被後金軍各個殲滅。游擊龔念遂和監軍潘宗顏英勇戰死。馬林怯,於戰鬥激烈時竟率部分士卒逃回開原。楊鎬獲知這些情況,急忙命令其餘兩路軍停止前進。遼寧總兵官李如柏的南路軍就地停止。而劉綎的東南路軍卻已深入三百里,到了阿布達里崗附近,距赫圖阿拉約五十里。當劉綎企圖搶登阿布達里崗制高點時,後金軍卻搶先登上。而另一支後金軍又從側旁襲擊,明軍大潰,劉綎力戰而死。同行的朝鮮軍受包圍,最後被迫投降。
這次薩爾滸之役,改變了明朝與後金(亦即是日後的清朝)的戰略態勢,是明清之間最重要的戰役之一。戰役中,楊鎬指揮的四路軍隊,只有李如柏率領的這一路得到保全。其他三路,文武將吏前後死去三百一十餘員,軍士死去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名,失去的馬駝甲仗無法計算。消息傳到京城,大為震驚。御史楊鶴上疏彈劾,先被扣壓下來。但不久,開原、鐵嶺又相繼被努爾哈赤攻破。終因言官交章彈劾,楊鎬被捕,囚入詔獄,論死。崇禎二年[1629年]執行。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楊鎬作戰失敗後,朝廷認為熊廷弼熟悉軍防務,加以起用。接陞他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接替楊鎬為遼東經略。為加強他的權威,神宗特賜他尚方劍。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五月至八月間,後金軍侵掠地花嶺、王大人屯、蒲河等處,明軍雖損失七百多人,但總兵賀世賢等也有斬獲之功。給事中姚宗文、兵部主事劉國縉等人因請託熊廷弼而得不到滿足,心懷怨恨,就在朝廷中歪曲事實,攻擊熊廷弼「軍馬不訓練,將領不部署,人心不歸附」。御史顧慥竟彈劾熊廷弼出關一年多,沒有擬定謀略;蒲河失守,隱匿不上報。當時光宗死去,熹宗剛剛即位,朝廷裏對邊疆的事議論紛紜。御史馮三元、張修德、給事中魏應嘉又接連上疏彈劾熊廷弼,甚至認為不罷掉熊廷弼,「遼必不保」。熊廷弼十分氣憤,一方面上疏辯白,一方面繳還尚方劍,自請罷斥。朝廷竟同意他離去,改派袁應泰去替。袁應泰為官精敏強毅,但是用兵並非他所長。他任遼東經略以後,認為熊廷弼持法大嚴,就把原來行之有效的軍事措置加以改變,並且毫無警惕地招降蒙古飢民,讓他們雜居於遼、沈城內。

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中國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生平張居正自幼聰穎,十二歲投考生員,荊州府知府李士翱很賞識他,十六歲中舉,頗受湖廣巡撫顧璘賞識,說他是「國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編修。於世宗後期陞任右中允,與時任國子監祭酒的高拱關係良好。而他亦是當時少數能與兩大重臣嚴嵩與徐階都能保持良好來往的官員之一。張居正與朝廷中宦官和權臣都有密切的關係,這對他後來的仕途與施政都有着很大的影響,但也埋下「禍發身後」的悲劇。


隆慶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上《陳六事疏》,聲明自己關於改革時政的意見。經歷了激烈的內閣鬥爭后,最終與高拱並為宰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孫子來降一事,與韃靼和解互市,結束了雙方多年的戰事。



萬曆初年,與宦官馮保合謀逐高拱,代為首輔。當時神宗年幼,張居正得到當時攝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軍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決,前後當國十年,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實行考成法,加強對官員的考評,並裁減了大量的冗官冗員。他清查地主隱瞞的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等練兵,加強北部邊防,整飭邊鎮防務;用潘季馴主持浚治黃淮,亦頗有成效。



萬曆五年(1577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官制應守孝三年,張居正在萬曆帝的支持下提出奪情,一時間遭到多方面的劇烈攻擊。張居正對領頭官員進行杖刑,強力壓制反對意見。最終事態平息,但張也處於與大多數官員為敵的境地。



萬曆七年(1579年)萬曆皇帝因夜與宦官張鯨遊玩時行為不檢,遭到李太后訓斥,張居正為其寫了〈罪己詔〉,由此埋下日後的禍根。一次萬曆皇帝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音太大,嚇得萬曆皇帝驚惶失措,在朝的大臣無不大驚。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晚年張居正的權勢之大,連萬曆都有所忌憚,其父病逝,他奉旨歸葬,坐着32人抬的豪華大轎,內附有清洗排洩等設備,吃飯時菜餚過百品,「居正猶以為無下箸處。」。對於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責其驕奢、專權,兩個兒子中狀元、榜眼,為世人非議。



有人猜測其晚年縱慾過度,戚繼光送他兩名波斯美女阿古麗和布麗雅,又喜服食春藥海狗腎(縕肭臍),「宦青登萊者求之而不可得,真者價值六十金」,以致頭部發熱,冬天不戴貂皮帽。萬曆十年(1582年)卒(一說死於鼠蹊部爛瘡,「死時皮體燥裂,如炙魚然」),贈上柱國,諡文忠。


死後張居正死後不久,是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彈劾馮保十二大罪狀。萬曆帝覽奏之後大喜說:「吾待此疏久矣!」[來源請求]開始展開查抄了馮保家產的動作,並將馮保發配南京孝陵種菜。梁夢龍、曾省吾、王篆一概勒令致仕。這時候,宦官張誠及江西道御史李植、雲南道御史羊可立、山東道監察御史江東之等紛起攻訐張居正與馮保「交結恣橫」、「寶藏逾天府」,陝西道御史楊四知因上疏劾張居正「貪濫僭奢,招權樹黨」,神宗詔令「姑貸不究,以全終始。」萬曆十一年正月,南京刑科給事中阮子孝又上疏彈劾張居正「各子濫登科第,乞行罷斥」。這時張四維上疏代辯,說「居正諸子所習舉業,委俱可進。惟其兩科連中三人,又皆占居高第,故為士論所嫉,謗議失實」。神宗批文:「都教革了職為民」。羊可立彈劾張構陷遼王朱憲㸅(火+節),同時遼妃上書為遼王辯冤,並說遼府家產無數,全入張家。



於是萬曆皇帝下令籍其家,一些老弱婦孺因為來不及退出被封閉於張府,餓死十七口,有三名嬰兒。抄家時逼死張居正子張敬修、張懋修。長子張敬修不堪嚴刑逼供之重負,在寫下一份「丘侍郎、任巡按,活閻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何忍陷人如此酷烈」「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矣,願他輔佐聖明天子于億萬年也!」血書之後自縊身亡;三子張懋修投井自殺未遂,又絕食未果。潘季馴看不下去,上疏皇帝說,「治居正獄太急」,「至於奄奄待斃之老母,煢煢無倚之諸孤,行道之人皆為憐憫。」皇帝看了不高興。後被御史李植劾以黨庇張居正,落職為民。在「奪情」事件中得罪張居正而受到排擠的于慎行曾給辦案的邱橓寫信:「當其柄政,舉朝爭頌其功而不敢言其過,今日既敗,舉朝爭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實也。」薊州總兵戚繼光調任廣東任總兵,不久貧困而死。內閣大學士許國連上三疏求去,說:「昔日顛倒是非在小人,今乃在君子(言官),黨同伐異,罔上行私。」皇帝迫於物議,恩准給張家留空宅一所,田十頃養張老太太趙氏,餘子皆充軍。一年後趙氏在悲傷中死去。李植以及江東之、羊可立三人,以「盡忠言事,揭發大奸有功」,分別晉陞為太僕寺少卿、光祿寺少卿和尚寶司少卿。



張居正至天啟時方恢復名譽。崇禎朝「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相一也」,為張居正徹底平反。識者感慨其「功在社稷,過在身家」。《明史》評價他功在江陵,張居正故宅有題詩云:「恩怨盡時方論定,封疆危日見才難。」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等,後世則把他所有的著作編入《張文忠公全集》。



評價《明神宗實錄》說張居正:「性沉深機警,多智數。……及贊政,毅然有獨任之志。受顧命于主少國疑之際,遂居首輔,手攬大政,勸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聽納。十年內海寓(內)肅清,四夷讋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成君德,抑近倖,嚴考成,綜(覈)名實,清郵傳,核地畝,詢經濟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其中「威權震主,禍萌驂乘」可以道出為何張在身後即招致滅族之禍。張居正本人經常對下屬說:「我非相,乃攝也。」 海瑞評價張「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讚許:「江陵官翰苑日,即已志在公輔,戶口阨塞,山川形勢,人民強弱,一一條列,一旦柄國,輔十齡天子,措意邊防,綢繆牖戶。故能奠安中夏,垂及十年,至江陵歿,蓋猶享其餘威,以固吾圉者,又十年也。」李卓吾因好友何心隱死於非命,對張一向有偏見,在張居正死後也感慨的說出一些良心話:「江陵(指張居正)宰相之傑也,故有身死之辱。」 王世貞「心服江陵之功」,但在《嘉靖以來首輔傳》批評他:「器滿而驕,群小激之,虎負不可下,魚爛不復顧」,「沒身之後,名穢家滅」。 陳治紀引羅中丞語:「居正受遺輔政,肩勞任怨,日久論定,人益追思。」 鄒元標說:「江陵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國爾之議,死而後已。謂之社稷臣,奚愧焉!」 萬斯同說張居正「雖曰瑕不掩瑜,而瑕實甚矣」,「挾宮闈之勢,以驕蹇無禮于其主」。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肯定張居正,但仍稱他「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做必要的讓步」。 龔鵬程認為張「剛騺忮、玩弄權術、排擠異己是張居正的致命傷。這是他性格上的弱點,故人人都承認他的政績,卻人人不喜歡他」。



家庭


張居正共有六子一女。
張敬修,娶高氏,有子張重輝。 張嗣修 張懋修 張簡修 張允修 張靜修


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為明代嘉靖、萬曆年間, 化繁為簡, 以救稅制混亂紛擾的一種新徵稅方法。 明自中葉後, 土地集中, 欺隱和戶口失額的情況非常嚴重。就田畝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田畝共八百五十萬七千百二十三頃, 弘治十五年, 天下田畝共四百二十二萬八千五十八頃。就戶口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戶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 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十二; 弘治四年, 戶有九百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 口五千三百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由此可見, 從明初至孝宗弘治年間, 田畝和戶口數額大量減少, 這主要是由於皇莊和權貴莊園的建立。 親王、外戚及官僚, 豪強以「上請」、「受獻」和掠奪等手段, 侵佔國家土地, 建立龐大莊園, 「佔據膏腴, 跨連郡邑」。王公貴族的莊園固享有優免賦稅的特權, 而豪強地主則運用種種舞弊和欺隱的辦法逃稅, 於是土地高度集中, 中央政府稅收相應減少, 廣大的農民亦因喪失土地而流亡遷徙, 戶丁嚴重遺失。 誠如嘉靖年間霍韜所言:「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 天下額田已減強半, 而湖廣、河南、廣東失額尤多。非撥給於王府, 則欺隱於猾民。 廣東無藩府, 非欺隱即委棄於寇賊矣…..。」

土地兼併, 戶口流亡, 優免過濫、官吏舞弊以及大戶欺瞞等種種弊端, 使得賦役難以徵收。嘉靖年間, 黃冊已達到了完全濫記和失真的地步, 造成全國賦役制度的混亂和徵派的嚴重不均。 賦役不均除了引致人民流徙, 轉死溝壑, 逃亡山林轉為盜賊外, 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政府的財政困難。 嘉靖、隆慶時, 不但一歲之供不足一歲之用, 而且出現超倍虧空的情形。明廷曾設法彌補這種虧空, 實行變賣寺田, 收贖軍罪, 箕歛財賄題增派等解決方法, 然效用不大。 隆慶元年, 戶部尚書馬森嘆喟: 「今日催徵急矣, 搜刮窮矣, 事例開矣, 四方之民力竭矣, 各處之庫藏空矣, 時勢至此即神運鬼諭亦難為課。」

為了進一步解決財政危機, 穩定政權, 當政者需要對那些破壞稅源的官僚和豪紳地主進行打擊, 而一條鞭法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 就賦役制度本身而言, 一條鞭亦不是突然的。它是在明朝各種賦役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 早於嘉靖九年至隆慶年間, 在廣東、浙江及江南等地區已推行一條鞭法,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江西地區, 嘉靖九年, 桂萼提出了編派徭役的新方法, 一州縣、一府, 其至一省內通融科派徭役負擔。次年, 御使傅漢臣奏議行之, 稱為一條編, 但卻沒得到批准。嘉靖十六年, 歐陽鐸巡按應天府, 實行征一法, 「總征銀米之凡而計畝均輸之 。」 嘉靖三十八年, 御使潘季馴巡按廣東, 整理粵地均平里甲法, 將部份里甲力役變為出錢代役, 廣人便之。 從嘉靖四十年至隆慶三年, 御史龐尚鵬巡按浙江, 先後推行十段錦法和一條鞭法。 其後, 海瑞巡撫應天, 又推廣龐尚鵬於浙江推行的成法。隆慶四年, 劉光濟巡撫江西, 博訪周詢, 所推行的一條鞭法訂制詳密, 對以後各地推行此法頗有影響。

誠然, 由於當時土地沒有清丈, 役法紊亂, 加上豪強的阻撓, 故一條鞭法只能在局部地區實行, 大抵而言, 於嘉靖、隆慶時期, 多在南方省份推行一條鞭法, 而且時行時止, 各地發展很不平均。萬曆年間, 張居正當國, 採用一條鞭法作為通行全國的制度。自此, 一條鞭法遂成為明代主要的賦役制度。
所謂一條鞭法: < 明史 食貨志>:「一條鞭法者, 總括一州之賦役, 量地計丁, 丁糧畢輸於官, 一歲之役, 官為僉募, 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貨, 量為增減, 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 加以增枆。 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 以及土貢方物, 悉併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 故謂之一條鞭法。」
簡言之, 就是中央政府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均徵銀兩, 計田折納, 總為一條, 可見一條鞭法實簡化賦役徵收的一種制度。

一條鞭法雖推行全國, 但是各地編役, 極複雜及不一致, 或將役折銀, 部份攤入賦內; 或全部攤入賦內。此反映出南北各經濟發展的不平均的狀態和大地主阻撓一條鞭法徹底實行的情形。 無論如何, 攤丁入畝的趨勢則是一致的。 其共同點為攤力役入田賦, 田賦力役都折納銀兩, 賦役的催收解運由以往里甲助理改為地方政府辦理。

萬曆末年,由於神宗的荒怠和內閣大學士的平庸, 稅制逐漸產生流弊。同時, 由於滿州的侵擾及流寇的興起, 遂使明廷在一條鞭法外, 加上很多加派, 如遼餉、練餉及剿餉等。

一條鞭法的施行, 緩和了明葉的社會危機, 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一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戶丁的基礎上實行的。由於清查地丁的結果, 擴大了賦稅的負擔面, 因之負擔較為平均。 此外, 一條鞭法是一切總歸於目按畝徵收 , 這使政府的財政負擔大部份的從農民身上轉移到大地主身上。再者, 一條鞭法化 繁就簡, 使徵收的項目和數字易於知曉, 對於限制胥吏和糧里長對人民的任意敲剝和舞弊, 能起一定程度的抑壓。 凡此, 或多或少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 因而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條鞭法實行後:「吏無巧法, 民鮮危役, 闔境帖然, 如就社席。」

一條鞭法實行後, 役歸於地, 商人和手工業家, 以無田而免差。 換言之, 出現了 「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的情形, 免除了差役。此,外, 一條鞭法明文規定 稅以銀徵收, 從此銀的流通便有了法律的根據, 促進了貨幣流通的發展。 綜觀而言, 一條鞭法的施行, 對明中葉商業發達及促進經濟上新生力量的發展, 起著積極的作用。

鄭和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監。

生平

鄭和原本姓馬名三寶,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鎮)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

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2]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航程

主條目: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東洋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樂元年(1403年)琉球、日本、暹羅各國使節到中國朝貢,建立了宗藩與冊封關係。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鄭和出使日本。鄭和統督水師10萬到達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足利義滿同時受明朝封賞,並派遣使節獻上抓獲的倭寇,與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奉詔出使西洋。同年冬,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佔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后,鄭和因勞累過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遺體埋葬於古里[7],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鄭和紀念

鄭和墓

鄭和墓位於南京南郊牛首山麓,經修整后完全保留了原有的歷史特徵和穆斯林葬儀的習俗、規格與風貌,墓園下有28級台階,象徵鄭和航海28年,每個平台7級台階,象徵他七下西洋,此外還建有碑亭和「南京鄭和墓史料陳列館」。

牛首山鄭和墓是一個衣冠墓。南洋華僑傳說,鄭和葬在印度尼西亞爪哇三寶壟。

鄭和故居

鄭和收長兄之長子為嫡后,遷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為記念先祖,名之為「馬府」;馬府原有房屋72間,但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為夷平地。1983年考古學家在南京太平公園(舊稱馬家花園)出土鄭和府第遺物,有龍泉窯瓷器、宜興紫砂、景德鎮青花等。

鄭和銅鐘

福建南平市文化館收藏一口鄭和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雙龍紋銅鐘,上有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

鄭和號

* 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訓練艦。
* 1994年台灣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仿美國"Perry"級所建造的成功級巡防艦。
* 2005年美國波音公司以鄭和號命名將首次環球飛行的波音777-200LR。這架飛機現由巴基斯坦國際航空擁有。

重建南京天妃宮

南京天妃宮有近600年歷史。1937年日軍佔領南京,南京天妃宮全部建築被毀,蕩然無存。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在2004年7月開始重建天妃宮,2005年5月3日,天妃宮落成,5月4日對外開放。

鄭和公園

* 南京鄭和公園鄭和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區太平巷35號,原是鄭和任南京守備時其府邸內的私家花園,園內有全國最早的鄭和紀念館、鄭和研究會,現在建成一個開放式的鄭和文化主題市民廣場。
* 昆陽鄭和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端昆陽鎮月山上,距昆明60公里。原名月山公園,因昆陽是鄭和出生故里,其父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於1979年改為今名。約250余畝的林園中,種有鬆林,柏林和其他果林。現公園內立有"明三保太監鄭和故里"碑,並在碑附近發現民房建築遺跡。
* 長樂鄭和公園:位於福建長樂市區中心的南山,公園原名「南山公園」,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公園歷經宋元明數代營建,特別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風期間,全面整建,亭、台、樓、閣、塔、寺等建築眾多,成為佛、道教者朝拜聖地。園內的三峰塔為中國名塔之一,是鄭和下西洋船隊出入太平港的航標塔。明永樂十年(1412年)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風時,為酬謝「海神天妃保佑」,奏請明成祖恩准在長樂南山塔東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偉壯觀的「天妃宮」,為船隊官員祈報和謝神之處。198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開航580周年,政府撥款在「天妃宮」和「三峰塔寺」舊址上興建鄭和史跡陳列館。南山公園亦改為「鄭和公園」。館藏珍貴文物《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長樂候風時親自撰文鐫立的石碑。

寶船遺址公園

座落於600年前的龍江寶船廠遺址之上的寶船遺址公園是南京市為鄭和下西洋600年紀念而投資開發的一座融旅遊、紀念、展覽、休閒為一體的大型遺址性公園。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2005年7月一期工程建成開放。

鄭和群礁

為了紀念航海家鄭和,南沙群島中有一群礁名為鄭和群礁。

中國航海節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為中國的航海節,並規定全國所有船舶鳴笛掛彩旗,係取鄭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

書籍

* 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1905年至2005年的《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有溫家寶總理題詞,以梁啟超1905年在《新民叢報》發表的《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開始,共108篇論文。
* 同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據多種明代手鈔本校注的馬歡著(萬明校注)《瀛涯勝覽》校注,另外,晨光出版社把30年代李士厚抄本之鄭和家譜校注出版成書《影印原本鄭和家譜校注》(原譜與抄本已散佚,此為當年曬製圖紙的影印本經整理影印)。
* 《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增編本)(上、中、下) 鄭鶴聲,鄭一鈞 編 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 2005 ISBN 7502763767

東南亞人供奉和祭拜鄭和

東南亞一帶的華人民間相信,偉大的鄭和將軍是所有華人的驕傲,也有人把鄭和當成神來拜,他們認為鄭和實在是太了不起了,而且有超自然的神力,就如神一般。也有人當鄭和是「財神爺」,有些旅行團的導遊特地安排旅客們去親手摸一摸鄭和雕像,說一模就會有財運,等等。

施耐庵

施耐庵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他根據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寫成長篇小說《水滸傳》。內容描述北宋末年當政者橫徵暴斂,以致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寫宋江起義和失敗的經過,以及眾多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魯智深、林沖、宋江等。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場等故事,更是引人入勝。《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其他的是《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

羅貫中

羅貫中

  元末。兵荒馬亂。呻吟與哀嚎傳響了整片苦難的中土。一個外號「湖海散人」的知識份子,在東原(山東),杭州,盧陵(江西)等地四處飄流,他拜「道行於時,匡濟斯民」的趙偕為師,他與許多說話藝人,雜劇作交遊,他到山東搜集在民間流傳的水滸英雄故事。他貼聽著生民的歌與淚,整理編寫出一部部以民間話本,戲曲為材料的小說,其中,最受後人推崇的,便是以東漢末世為背景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生平:

  羅貫中,一名羅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滅宋戰爭的創傷逐漸平息,社會的經濟、文化重心也開始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僅成為人口雲集、商業發達的繁華城市,也成為戲劇演出和「說話」藝術發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識分子、「書會材人」,如關漢卿、鄭光祖等等,都先後遷徙到了杭州一帶。

  身為小說兼雜劇作家的羅貫中,也必然受到這一社會潮流的影響,成為這類南遷作家中的一個。

  羅貫中外號「湖海散人」,這個稱號就寄寓著漫遊江湖、浪跡天涯的意味。大約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間,他來到了杭州。許多說話藝人在這裡說書,一些雜劇作家,也在這裡活動。羅貫中與志同道合者為友。加上他對民間文學又極其喜愛,到了這裡,自然不願離開遠去。也就這時,羅貫中結識了當時在杭州居住,但年齡他大二十歲左右的施耐庵。

  羅貫中的籍貫又有「東原人」之說,這是他漫遊出晉後在「東原」(今山東省)客居過一段時間的緣故。他到這裡,是被當時社會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來。他到那裡考察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搜集在民間流傳的水滸英雄故事材料。這是他後來參與《水滸傳》編纂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因。關於「千聖姑」和「貝州王則」的故事,當時也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因此,羅貫中就在這一帶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傳》之作。

  約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間,「有志圖王」的羅貫中來到了起事稱霸的張士誠那裡作客。但是,張士誠並不重視知識分子,也不聽取他們的意見。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劉亮、魯淵等人紛紛離去,不久,羅貫中也離開了張士誠,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羅貫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寫作,當在該年以後。這時,他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對歷史、對人生都有了比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備了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條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羅貫中已寫了十二卷,之後卷數的寫作,是洪武四年以後的事了。

  在羅買中寫作《三國志通俗演義》期間,施耐庵從蘇州遷移到興化,並在洪武三年逝世。為了紀念他的師友施耐庵,羅貫中在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後,決定加工、增補施氏的《水滸傳》。成書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間。

  在加工、增補《水滸傳》的同時,羅貫中繼續創作歷史演義系列作品。

  羅貫中在創作完了這些作品以後,已是六十幾歲的老人了。他為了出版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從杭州來到了福建,因為當時福建的建陽是出版業的中心之一。但是,羅貫中的這一目的未能實現。

  大約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間,羅貫中活了七十歲,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盧陵逝世。

代表著作:

  《三國志通俗演義》

   羅貫中在長期民間傳說,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依據陳壽寫的《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學和經驗,才寫成部影響巨大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成書之後,又經後人多次增刪、整理,現在最流行的,是清朝康熙年間毛宗崗修改的本子。

  《三國演義》講的歷史故事,是東漢末年,一八四年黃巾起義開始,到二八O年司馬氏統一中國為止。《三國演義》在描寫近一百年的歷史故事,中不但揭露了封建地王階級對農民起義的殘酷鎮壓,而且揭露了他們之間各種政治、軍事和外交的激烈鬥爭。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人民遭受的種種苦難,以及他們反對分裂,要求統一的願望。(大陸歷史觀點,僅供參考。)

  《三國演義》在描寫各封建統治集團的鬥爭中,全書貫穿了一個擁蜀反魏,尊劉貶曹的中心思想。認為蜀漢是正統的,曹魏是篡逆的。(爲弱勢者說話是民間文學的傳統)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一反陳壽《三國志》的結構篇幅。在《三國志》中,魏志最多,三十卷,蜀志最少,只有十五卷。而在一二O回的《三國演義》中,其中一O四回講的故事,都涉及到蜀漢。在人物好壞的區別上,蜀漢是好人多,壞人少。而在曹魏是人多,好人少,在對待各方人物的態度上,對蜀漢方面是以歌頌為主,對曹以批判為主。因此,在羅貫中筆下,劉備是「寬仁待民」的好皇帝。他對百姓是「秋毫無犯,民皆感化」。老百姓歌頌他:「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進軍西川(即四川)時,一路之上都受到百姓們的歡迎和擁戴。這是作者理想化了的「聖君」、「明主」。而曹操是詭詐殘暴的大奸臣。他的人生哲學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三國演義》提供了不少戰爭經驗和各種軍事科學知識,對戰爭的描寫,是很傑出的。寫官渡之戰,先介紹兩軍力量的對比。袁紹兵多糧足,擁軍七十萬。而曹操兵少糧缺,只有七萬人。但是戰爭勝敗不但決定於客觀軍事力量的強弱,而且還決定於主觀指揮是否正確。繼而再攻,各個擊破。相反,袁紹自恃強大,沒有利用兵多糧足的優勢、結果大而歸。實在是指揮不當。這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其他如赤壁鏖兵、 陵之戰等,都寫有聲有色,雄偉壯闊,引人入勝。同時,也為後人提供了豐富的戰略戰術經驗和教訓。後來,農民起義的將領們把《三國演義》當作軍事教科書來學習、運用。

  《三國演義》中,有關政治、外交、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內容,也是極為豐富的。讀者從中也將獲益不淺。

  《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自羅貫中把三國歷史寫成小說以來,文人紛紛效法。各取中國歷史一段,寫成各種歷史小說。於是,在中國文學史上,歷史小說便蔚然成為一大潮流。明代比較有名的歷史小說,就有《東周列國志》、《楊家將演義》、《說唐》、《精忠傳》等等。直到現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已寫成了各種歷史小說。近幾年出版的《五千年演義》等,無不是羅貫中歷史演義的繼承和發展。

  《三國演義》為如何寫作歷史小說,提供了「七分事實,三分虛構」基本經驗。《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實的。黃巾起義、董卓之亂、官渡、赤壁之戰等等,在歷史上,真有其事。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董卓、曹操、袁紹、劉表、劉備、孫權以及關羽、張飛、諸葛亮等等,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這就是「七分事實」。歷史小說的創作,在涉及歷史之時,原則上要符合歷史的真實,不可杜撰或捏造。否則,就不是歷史小說了。但另一方面,《三國演義》又不等於三國歷史,它畢竟是一部小說。所以,其中不少內容和情節是作虛構的,誇張的。不但歷史上不存在「吳國太佛寺看新郎」、「獻密計黃蓋受刑」和「七星壇諸葛亮祭風」等事件。而且,就是對歷史人物如劉備、曹操、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等,也不是從《三國志》裡照搬到《三國演義》中來。而是作者依據尊劉貶曹的思想給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加以醜化。《三國演義》中的這些人物,已是藝術的典型。這就是「三分虛構。」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群鮮明生動,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這是一部藝術性很高的作品。但它也有種種不足。如否定農民起義的錯誤立場,封建迷信等等。然而它畢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名,羅貫中也因此獲得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軼事:

  相傳羅貫中,在福建遇見了童年時代與施耐庵相識的王道生。王道生後來在《施耐庵墓誌》中寫到:「及長,得識其(指施耐庵)門人羅貫中於閩,同寓逆旅,夜間灺燭暢談先生軼事,有可敬可泣者,不禁相與慨然。」出於對施耐庵的敬愛,在王道生面前,羅貫中甚至把自己的著作,都說成是施耐庵的。

評價: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說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歷史上只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後二種已佚去。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說創作的動機,一方面「無過於洩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說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說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材,進行了搜集、整理、充實等扎實的新創工作。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我國小說發展歷史嶄新的一頁。

陳圓圓

陳圓圓(1624年-1681年),字畹芬,原姓邢名沅。中國常州武進(今江蘇境內)人。本姑蘇名妓,後為明末山海關名將吳三桂妾。

生平

陳圓圓母親早亡,從姨父姓陳。圓圓能歌善舞,色藝冠時,時稱「江南八艷」之一。崇禎時外戚周奎欲給皇帝尋求美女,以解上憂,遂派遺田貴妃的父親田戚畹下江南選美。後來田畹將名妓陳圓圓、楊宛、顧秦等獻給崇禎皇帝。其時戰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又回到田府,田戚畹佔為私有。一日吳三桂在田府遇見陳圓圓,一見傾心,後吳三桂納圓圓為妾。據說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陳圓圓復歸吳三桂。後吳三桂為滇王,圓圓隨往,以女道士卒於雲南。也有考證當時陳圓圓已經離開北京。

佚聞

《鹿樵紀聞》記載劉宗敏強佔吳三桂愛妾陳圓圓,憤怒的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圓圓曲》寫道「痛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但小說家姚雪垠在《論<圓圓曲>》(《文學遺產》季刊198O年第一期)一文,認定陳圓圓當時已不在北京,早就到了寧遠(興城,在錦州南邊),不久病死。

明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冒襄)和陳圓圓互相恩愛,得知她被田弘遇強搶而去後,就派了數十個家丁偽裝成強盜,把陳圓圓奪回來,但是田弘遇財大勢大,最終冒辟疆敵不過官府的追討,被迫將陳圓圓忍淚送還...自此之後,陳圓圓到了北京,沒想到崇禎帝不好女色,陳圓圓進宮後很快被退回田府。

吳三桂是明末寧運總兵,手握一支10萬人的精銳部隊,在山海關防禦清軍入侵。當吳三桂回京時,田弘遇想結交這個實力派作為依靠,就讓陳圓圓招待這個武夫。

吳三桂一見陳圓圓,疑為天仙,又驚嘆她的才藝,於是向田弘遇索討陳圓圓。並承諾如得圓圓,保公家先於保國!

田弘遇一則無奈,二則想靠吳三桂保護自己身家性命於亂世,便將陳圓圓送給吳三桂。

吳三桂喜得陳圓圓,無奈前方軍情緊急,他只好將陳圓圓安置在京城,自己返回山海關。後來,李自成攻下北京,陳圓圓被奪而去。當時身在山海關的吳三桂,一聽到陳圓圓被佔,立即痛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立誓與李自成不共戴天!

於是吳三桂投降清朝,引清軍入關,大敗李自成!他在追擊途中找到陳圓圓,陳圓圓復歸於吳三桂之手。後來清朝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坐鎮雲貴。

陳圓圓的遭遇都不出於她自己的意願,善良的她每次念及三桂為了自己鑄成大錯,使中國淪入異族的統治,總是雙淚不住,萬念俱灰;她在王府中靜室參禪,而吳三桂則尋了四方觀音、八面觀音等美女納入王府,陳圓圓唸佛養心,並不將這些事放在心上。過了一些時日,陳圓圓前往商山寺削髮為尼,改名寂靜,字玉庵。(另一種版本是做女道士...)

康熙年間,由於朝廷要削藩王的職位,吳三桂聯絡了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靖忠,準備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

那時,陳圓圓力勸吳三桂不可舉兵,但吳三桂堅決不聽,不肯採納她的意見。後來果然兵敗身死...清軍攻入雲南時,陳圓圓在商山寺投蓮花池自盡!(另一種自殺版本是,當吳三桂兵出昆明之際,陳圓圓立刻自沉蓮花池了斷一生...)

絕代佳人,香魂隨風而散...據聞,陳圓圓投水死後,蓮花池中開出了極為罕見的並蒂蓮...

近年來又多了一種說法,在貴州省岑鞏縣(古稱思州)有一塊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的墓碑,立碑人署名吳啟華(陳圓圓之子)...

闖王李自成

闖王李自成

崇禎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陝西鬧了一場大飢荒。老百姓沒糧吃,連草根樹皮也掘光了,只好吃山上的泥土。但是一些地方官吏,照樣催租逼稅,叫老百姓沒法忍受下去。陝西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

  這年冬天,明王朝從甘肅調了一支軍隊到北京去。這支軍隊開到金縣(今陝西榆林),兵士們領不到餉,鬧到縣衙門去。帶兵的將官出來彈壓,有個年輕兵士氣憤地站出來,帶領兵士們把將官和縣官殺了。這個兵士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候,就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後來,父親死了,家境窮困,李自成到銀川驛站裡去當馬夫。他待人熱情,驛卒們也挺愛戴他。

  李自成的家一向擔負代官府收租稅的差使。米脂連年收成不好,農民拿不出租稅。當地有個姓艾的大地主,乘機放高利貸,想在農民身上盤剝。李自成看大家交不起租稅,就自己一個人借了債把稅交了。過了一段時間,姓艾的地主逼李自成還債,李自成還不起,姓艾的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來打得半死,還鎖上鐐銬,把他放在太陽底下曬,不讓吃東西。百姓和驛卒向縣官懇求把李自成放在樹蔭下,讓他吃點東西,縣官也不答應。這一下把群眾激怒了,大家一哄而上,砸開李自成身上的鐐銬,帶著李自成一起逃出米脂,到甘肅當了兵。

  這一回,李自成在金縣殺了將官,帶著幾十個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掛領導的農民軍,當上一名頭領。

  明王朝派出的總督楊鶴看到起義軍越來越多,十分害怕。他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採用高官厚祿招降農民軍將領。王左掛禁不住誘惑,動搖投降了。李自成不得不另找隊伍。後來,他打聽到高迎祥領導一支隊伍起義,自稱“闖王”,就決心投奔高迎祥。

  高迎祥聽到李自成帶兵來投奔,十分高興,馬上叫他擔任一個隊的將官,大家把他叫做闖將。

  高迎祥和別的起義軍聯合起來,轉戰山西、河北等五個省,聲勢越來越大。官軍到處圍剿,遭到失敗。最後,崇禎帝惱羞成怒,調動了各省官軍,想把各路起義軍全部包圍,一口吃掉。

  為了對付官軍圍剿,高迎祥約了十三家起義軍的大小頭領在滎陽開會,商量對策。

  滎陽大會上,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認為敵人兵力太強,不如打回陝西老家避一避再說;也有的不同意,但是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這時候,李自成站了起來說:“一個兵士肯拼命,也能奮戰一下;我們有十萬大軍,敵人能拿我們怎麼樣?”

  高迎祥讚許地說:“依你的意思,該怎麼辦?”

  李自成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起義軍應該分成幾路,分頭出擊,打破敵人的圍剿。大家聽了,都覺得李自成說得有理。經過一番商量,十三家起義軍分成六路。有的拖住敵軍,有的流動作戰。高迎祥、李自成和另一支由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向東打出包圍圈,直取江淮地區的鳳陽。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明太祖死後,那裡成為明朝的中都。農民軍出擊鳳陽,就是要打擊明王朝的氣燄。

  高迎祥、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一路進軍,勢如破竹,不到十天,就打下了鳳陽,把明朝皇帝的祖墳和朱元璋做過和尚的皇覺寺一把火燒了。這一著真的震動了明王朝朝廷,崇禎帝聽到這消息,又急又氣,下令把鳳陽巡撫處死。

  高迎祥和李自成又帶兵回到陝西,來回打擊官軍,叫明朝的官員手忙腳亂,狼狽不堪。崇禎帝和地方大臣都把高迎祥的隊伍看成眼中釘,千方百計要消滅他們。有一次,高迎祥帶兵進攻西安。陝西巡撫孫傳庭在□□(今陝西周至)的山谷裡埋下伏兵攔擊。高迎祥沒有防備,經過一場激戰,被捕犧牲。

  李自成帶領留下的隊伍殺了出來。將士們失去了主帥,心裡十分沉痛。大伙認為闖將李自成是高迎祥最信任的將領,加上他的武藝高強,打仗勇敢,就擁戴他接替高迎祥,做了闖王。打那以後,李闖王的名聲就在遠近傳開了。

  李闖王的威名越高,越引起明王朝的害怕和仇恨。崇禎帝命令總督洪承疇、巡撫孫傳庭專門圍剿李自成。李自成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但是因為起義軍將士的英勇作戰和李自成的足智多謀,多次衝破官軍的包圍圈,活躍在四川、甘肅、陝西一帶,打擊官軍。

  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另兩支起義軍的首領張獻忠、羅汝才都接受明朝招降,李自成手下的將領也有人叛變。這使李自成的處境增添了困難。

  公元1638年,李自成從甘肅轉移到陝西,準備打出潼關去。洪承疇、孫傳庭事先探聽到起義軍的動向,在潼關附近的崇山峻嶺中,布置了三道埋伏線,故意讓開通向潼關的大路,引誘李自成進入他們的包圍圈。

  李自成中了敵人的計。當他帶領起義軍浩浩蕩蕩開到靠近潼關的山谷地帶的時候,兩面高山裡殺出了大批明軍。他們依仗人多和地勢有利,向起義軍發起一次次衝擊。起義軍經過幾天幾夜的搏鬥,幾萬名戰士在戰鬥中犧牲,隊伍被打散了。

  李自成和他的部將劉宗敏等十七個人打退了大批敵人才衝出重重包圍。他們翻山越嶺,克服了重重困難,到了陝西東南的商洛山區,隱蔽起來。

  明軍佔領了潼關,派出大批偵騎,搜捕李自成,搜了幾個月,毫無信息。後來聽有人傳說,李自成在戰鬥中受了重傷,已經死去,明軍才放鬆了搜捕。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繼漢高祖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出身並且革命成功的君主。

在位期間廷杖大臣、廢相、設錦衣衛、大殺功臣(也包含懲治貪贓枉法的元勳)等諸多辣腕功過難斷,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極權及高壓統治的典型。朱元璋一生高潮迭起,民間傳說甚多,為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

朱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未時,排行第四。父親朱五四(後改為世珍),母親陳氏。朱家祖籍為江蘇沛縣,籍淘金戶。祖父朱初一因當地不產金,賠納不起而徙句容,後徙泗州,至父親時方徙濠州(今安徽鳳陽)定居。朱元璋原名重八,後改為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德裕,最後再改名為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後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覺寺當行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為遊方僧。

起義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元璋參加紅巾軍,投靠郭子興,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軍官逐漸升為元帥,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後為皇后)。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今南京),將這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 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得大富商沈萬三資助,擊敗了徐壽輝、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勢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受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封為吳王

建國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閏七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覆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雲南安定。

洪武元年,大封諸將為公侯。初封六公,其中以六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洪武二年正月初十(1369年2月16日),朱元璋命於雞鳴山立功臣廟。當時他告諭中書省臣說:「元末政亂,禍及生靈。我倡義臨濠,以全鄉曲。繼率英賢渡大江,遂西取武昌,東定姑蘇,北下中原,南平閩廣,越十有六載,始克混一。每念諸將相從,捐驅戮力,開拓疆宇,有共事而不睹其成,建功而未其報。追思功勞,痛切我懷。因此,命有司立功臣廟,序其封爵,為像以祀。人孰無死,死而不朽,乃為可貴如諸將者,生建忠勇之命,死有無窮之榮;身雖歿而名永不磨滅」。六月初三日廟成,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楨、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此位序屢經刪汰,已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單位次。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子,嫡長子為皇太子,其餘皆分封為王,又分封一個從孫為王,使之出鎮全國險要。一部分鎮守北方以防蒙古的侵擾,稱邊王。他們東起遼東,西迄甘肅,各守據點,保衛著邊疆,如燕王朱棣鎮北平(今北京)、寧王朱權鎮大寧(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縣大明城)、谷王朱穗鎮宣府(今河北宣化)等稱為「守邊」九王。餘下則星羅棋布,分駐內地。如周王鎮開封、楚王鎮武昌、潭王鎮長沙、蜀王鎮成都、魯王鎮兗州等。諸王中,以北方邊王的勢力最大。如寧王有甲士八萬,戰車六千。而燕王和晉王權力尤高,如中央派來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等均受其節制,甚至朱元璋允許此二王擴展其軍事勢力,軍中事大者方才奏聞,但直接導致了建文帝的靖難之變。

明朝穩定之後,朱元璋為明朝制訂了包括《大明律》在內的一系列嚴格的典章制度來約束眾臣。在朱元璋主政期間,處死了大批不法貪官,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由於朱元璋的吏治嚴厲,在明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明史·循吏傳》中記載的明代廉潔官員,僅洪武一朝就有超過三分之一。

朱元璋雖然對官員要求嚴厲,但非常注意減輕民間普通百姓的負擔,在主政期間,基本上實現了輕徭薄賦,同時多次救濟災民。社會生產力在其統治期間得到了很大的恢復,人口穩定成長。他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明南京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供給皇宮。

朱元璋曾多次籌劃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邊塞的安寧,大勝。並曾成功在甘肅擊敗王保保、在東北逼降納哈出、在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同時朱元璋進軍遼東,使朝鮮歸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葬紫金山孝陵。後世康熙皇帝歷次南巡必拜孝陵,曾立碑「治隆唐宋」贊譽朱元璋。

生殉婦女

殘酷的殉葬制度,在西漢以後,逐漸在中原政權消失。但是在朱元璋手中又恢復,並且只殉葬妃嬪宮女。朱元璋死時生殉46名伺寢宮人;成祖殉30餘人,並且曾因權賢妃之死疑案而一次處死宮女2800餘人;仁宗殉葬7名妃嬪;宣宗殉十人。「節烈從殉」的風氣,並向下廣為延伸至宗室公侯、官宦之家、以至民間,至英宗時才廢止。殺死從殉婦女的方法為將她們弔死,她們的家屬稱為「朝天女戶」並給予一定待遇。

出生爭議

評價

朱元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大爭議的人物,可說是位賢君,也可稱暴君。持正面評價者通常都是從其大力打擊貪污,恢復經濟著眼,歷史記載朱元璋是少見勤政的皇帝;而持負面評價者則多從其高壓統治著眼,如殺戮功臣、文字獄及廷杖。洪武六年,朱元璋鑒於開國元勛多倚功犯法,虐暴鄉閭,特命工部製造鐵榜,鑄上申戒公侯的條令,類似戰國時代的「鑄刑鼎」,已經隱約透露了日後屠戮的信號。後來的胡惟庸案實際上成為朱元璋整肅功臣的藉口。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的家奴盧仲謙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往來勾結,以「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見誅,接續又誅殺陸仲亨與唐勝宗、費聚、趙雄三名侯爵,株連被殺的功臣及其家屬共計達三萬餘人,連「浙東四先生」亦不能免。朱元璋還特地頒布《昭示奸黨錄》。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獻誣告藍玉謀反,牽連到十三侯、二伯,連坐族誅達一萬五千人,把打天下的將領幾乎一網打盡,此時又頒布《逆臣錄》,詔示一公、十三侯、二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殺江夏侯周德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殺穎國公傅友德,與他同時被殺的還有藍玉的副將,在捕魚兒海戰役中立功的定遠侯王弼,是開國六公爵最後一位僅存者。藍玉死後不久,定遠侯王弼就對傅友德說:「帝晚歲峻誅殺,我輩幾無噍類矣」,朱元璋知悉後,賜死王弼。至此,明朝的開國功臣幾乎被殺盡,開國六公爵除了鄧愈外,可以說無一善終。這時朱元璋說:「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朱元璋晚年嗜殺,大臣們祇要觀察皇帝當日臨朝的穿戴,即悉皇帝心情好不好,「太祖視朝,若舉帶當胸,則是日誅夷蓋寡,若按而下之,則傾朝無人色矣。」[1]

總括而言,朱元璋誅殺功臣是鐵的事實,這也造成靖難之役時,能勤王衛主的老臣已經不多見,僅存者只剩下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等人。曾經向朱元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昇,洪武三年告老還鄉,特地向皇帝請求賞賜「免死券」,但他的兒子朱同最後被賜自縊。清代學者趙翼說朱元璋:「借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舉取天下之人而盡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

除大誅功臣外,朱元璋也殺文人,吳晗《朱元璋傳》中開列了被殺文人的名單:「處州教授蘇伯衡以表箋論死;太常卿張羽坐事投江死(注,不是他跳江自殺,而是綁起來扔到長江裡);河南左布政使徐賁下獄死;蘇州經歷孫右;曾為藍玉題畫,泰安州知州王蒙嘗謁胡惟庸,在胡家看畫,王行曾作過藍玉家館客,都以黨案被殺;郭奎曾參朱文正軍事,文正被殺,奎也論死;王彝坐魏觀案死;同修《元史》的山東副使張夢兼、博野知縣傅恕、福建僉事謝肅都坐事死,曾在何真幕府的趙介,死在被逮途中,曾在張士誠處作客,打算投奔擴廓帖木兒的戴良,畏罪自殺。不死的,如曾修《元史》的張宣,謫徙濠州;楊基罰作苦工;烏斯道謫役定遠;顧德輝父子在張士誠亡后,並徙濠梁,都算是十分僥倖的了。」

明太祖雖標榜復古,但他大多數制度是從蒙古學的,廷杖與責打臣下是從蒙古學的,法制是從蒙古學的,違反了「刑不上大夫」的古訓。另外,他與蒙古人一樣,為了動員全社會,他十分重視戶口普查,每個人有固定的義務,每個大臣首先是家臣,然後才是大臣。人民分為軍戶、匠戶、民戶,不許隨便轉換工作,這是從成吉思汗的十戶制學的。從前大臣上朝是不用跪對的,明朝則要,因此明朝君主是絕對專制的。

家族列表

* 父親 仁祖淳皇帝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 母親 淳皇后陳氏
* 兄弟姊妹
o 朱興隆,南昌王
o 朱興盛,盱眙王
o 朱興祖,臨淮王
* 孝慈高皇后馬氏,宿州人,父馬公、母鄭媼(公與媼非正式名字),郭子興義女。卒於1382年,壽51歲,諡為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
* 妃:

1. 成穆貴妃孫氏,陳州人,卒於1374年,壽32歲。兄孫藩,元帥馬世熊義女。
2. 淑妃李氏,壽州人,父李傑。
3. 寧妃郭氏,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興、郭英。
4. 郭惠妃,郭子興親女
5. 江貴妃
6. 昭敬充妃胡氏
7. 碩妃,高麗進貢的女子,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她是明成祖朱隸生母。
8. 鄭安妃
9. 莊靖安榮惠妃崔氏
10. 達定妃
11. 胡順妃
12. 任順妃,高麗人
13. 李婕妤,高麗人
14. 崔美人,高麗人
15. 韓氏,高麗人

子女



*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史載孝慈高皇后出,但有說法是高皇后養,李淑妃所生),1392年逝,長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在明太祖死後繼位。
* 朱樉,次子,秦愍王 (孝慈高皇后出)
*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 朱棣,四子,明成祖(孝慈高皇后出)
*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達定妃出;永樂朝廢為庶人)
*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達定妃出;洪武朝自焚死)
*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 朱檀,十子,魯荒王 (郭寧妃出)
*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 朱柍,十四子,肅莊王(郜氏出)
*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余妃出)
*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 朱楩,十八子,岷莊王(周妃出)
* 朱橞,十九子,谷王(郭惠妃出;永樂朝廢為庶人)
*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 朱㰘,二十五子,伊厲王(葛麗妃出)
* 朱楠,二十六子。

媳婦

* 太子朱標娶常遇春女;
* 成祖朱棣娶徐達女
* 潭王朱梓娶于顯女;
* 魯王朱檀娶湯和女;
* 秦王朱樉娶王保保妹(擴廓貼木兒氏,元王朝皇族之女)為正妃,鄧愈女為次妃
* 代王朱桂娶徐達次女;
* 安王朱楹娶徐達幼女;
* 郢王朱棟娶郭英女
* 蜀王朱椿娶藍玉女

公主

1. 臨安公主,1376年下嫁韓國公李善長子李祺(? -1403年),1421年卒。
2.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
3. 崇寧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4.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歐陽倫。
5. 汝寧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6.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寧,子王貞亮。
7.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灤城侯李堅,1426年卒,子李莊。
8.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1385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1417年)卒。
9.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10. 十公主,早薨。
11.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自縊死),1438年卒。
12.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1455年卒。
13. 十三公主,早薨。
14.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壽82歲。
15.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下嫁謝達(前府都督僉事)。
16.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時,年3歲),1413年下嫁趙輝(南京都督),1433年卒。
17.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興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18. 慶陽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之子)女,嫁黃琛(淮安衛指揮使)。

傳說

由於出身民間,有關朱元璋之傳說眾多,如出生時,身上有蟲子在爬,故原名蟲扒,後至皇覺寺才改重八,不久改為朱興宗。其中以其天生有天子相、天子金口等為多。著名的例子,便是在皇覺寺當小和尚時,老師傅要求朱元璋清理廟堂大殿,朱元璋趁著師傅不在寺內,開金口對著眾尊佛像,要諸佛自行清洗乾淨,並且也要打理大殿內一切。話剛說完,諸佛便慌慌張張行動起來。

另外,傳說朱元璋曾為明教徒,故立國後以「明」為國號(小說倚天屠龍記亦曾以此為題材)。值得推薦的傳記有吳晗1949年出版白話文朱元璋傳等。

明代帝系表


(1) 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1368-1398)
(2)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 1399-1402)
(3) 明成祖 朱棣 (永樂 1403-1424)
(4) 明仁宗 朱高熾 (洪熙 1425)
(5)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1426-1435)
(6) 明英宗 朱祁鎮 (正統 1436-1449; 天順 1457-1464)
(7) 明景帝 朱祁鈺 (景泰 1450-1456)
(8) 明憲宗 朱見深 (成化 1465-1487)
(9) 明孝宗 朱祐樘 (弘治 1488-1505)
(10)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1506-1521)
(11)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1522-1566)
(12) 明穆宗 朱栽垢 (隆慶 1567-1572)
(13) 明神宗 朱翊鈞 (萬歷 1573-1620)
(14) 明光宗 朱常洛 (泰昌 1620)
(15)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啟 1621-1627)
(16) 明思宗 朱由檢 (崇禎 1628-1644)

藝術成就

藝術成就

美術

明代的繪畫有巨大成就。主要代表是氣勢恢弘的浙派和清麗縝密的吳派。著名的書畫家如擅長花鳥的徐渭、擅長人物畫的陳洪綬,「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山水畫大師董其昌。明朝繪畫以山水和花鳥為主。人物畫和社會風俗畫相對較弱。由於宗教藝術在明朝的衰落,明朝的雕像改以城隍、孔子、關公、岳飛等為主。

書法

明朝的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主。最著名的是「吳門三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和董其昌。

建築工藝

明代的建築工藝創下新成就。南京城牆和北京城池都是偉大的建築成就。南京城營建于洪武二年,完成于洪武十九年。南京城城周達到66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城牆。城牆一般寬10-18米,高12-15 米。南京城突破了方正的格局,而是按照地理形勢修建。皇城([南京故宮])位於東部,市肆和居民區位於南部,西北則是軍營。洪武廿三年起,明政府開始修建南京外廓,周圍120里,開十六門,將雨花台和鐘山都包入其中。而北京城池則較為方正,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明朝的宮殿建築也十分宏偉,故宮即為例證。明朝各種歷制建築也十分嚴謹工整。天壇、太廟、社稷壇、孔廟都是十分巍峨莊嚴的建築。明代帝陵工程浩大,可謂歷代之最。而在明代被重建的萬里長城(明長城)更是舉世無雙的巨作,保衛了明朝的邊疆,至今依然聳立。

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

明代早期,社會風氣比較節儉。後期伴隨着商品經濟的發達以及政府控制力的下降,社會風氣轉向浮華與奢糜,不論士大夫或百姓,在飲食、居住、穿著、娛樂各方面都更為講究,與過去儒家崇尚簡樸的風氣有很大的差別。商人的地位也明顯提高。

明朝的另一項重要社會風氣就是藏書之風。無論官方與民間皆好藏書。私家藏書尤為發達。天一閣是中國目前現存的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其創建者是范欽。在范欽去世時,天一閣藏書的總數達到七萬卷。天一閣對藏書嚴加保管,水火不入。也嚴禁外借。明代重要的藏書樓還有汲古閣、絳雲樓等。而私人刻書也逐漸發達,出現的彩印的套印等新工藝,印製的書籍量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高峰,也使得書籍的讀者群更為擴大,各種通俗小說的出現也為平民百姓提供了另一種娛樂。裝禎方法也得到改進,出現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線裝書。

在衣食住行上,明代的茶文化與酒文化也十分發達,民間盛行飲酒之風,酒令進入了成熟的階段。各種新式茶色紛紛出現,紫砂壺也開始流行。酒樓茶館成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閒場所。明代的手工業突飛猛進,傢具的樣式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明代傢具質地堅硬,風格典雅,流傳至今者不在少數。而私家園林在明朝也非常發達,成為了園林的典範。明代園林藝術的最傑出代表著作是計成的《園治》一書,這是第一部全面總結私家園林的專著。而百姓的娛樂風尚也日益發達,「旅遊」一詞首次出現。明代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社會生活最豐富的朝代。

在女性生活上,貞節旌表的制度在明朝成為固定持續的制度,使得女性守貞守節從原本的典範理想成為一般性的風氣甚至規範。 而纏足也在明朝逐漸成為社會上較普遍的習俗。此外,晚明社會風氣的開放,使當時成為中國歷史上才女文化最發達的時代之一。

文化與科技

文化與科技

西學東漸

主條目:西學東漸

明朝末期,隨著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在他們傳播教義的同時,也大量傳入了西方的科學技術。當時中國的科學發展趨於緩慢,落後了歐洲。隨著西學傳入,使得中國的少數士大夫開始認識到西方學問之中有其優於中國之處,但這並未造成中國人對於中西學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變。西學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術方面如天文曆法、測量以及所謂的「西洋奇器」等,對於中國學術本身的影響衝擊亦不大。而當時傳入中國的學問非常多樣,也有一些士大夫著手與傳教士合作翻譯西方書籍或著書介紹西學,例如徐光啟就曾與利瑪竇合譯了幾何原本。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時,基於雙方文化的歧異及認知方面的不同,也引發了一些衝突,例如南京教案等。

人文學科

明代的文化事業非常發達。在文學方面,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三本就是出於明朝。寫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則側重於描寫市民階級的生活。馮夢龍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斷篇小說集「三言二拍」(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寫青年愛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等。傳統雅文學的發展在明代繼續發展,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

在明朝時期,傳統雜劇逐漸衰落,而傳奇劇走向繁榮。明代戲劇的集大成者是湯顯祖。他的代表作是臨川四夢(即《南柯記》、《邯鄲夢》、《紫釵記》及《牡丹亭‧還魂記》)。南戲在明朝也進入了最繁盛的時期。明朝的文學與戲劇在對「情慾」的描寫上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牡丹亭》一劇中就充滿了許多對少女情懷的正面刻寫。

在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並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並且肯定了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部的強化了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贊則更肯定了「人慾」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係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而隨着西學的傳入,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之際,伴隨着朝代的更替與異族的入主,哲學家開始更多的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

自然科學

伴隨着西學的傳入,明代科學技術出現了新的進步。明代科學著作眾多,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但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來自民間,朝廷已無力網羅[11]。

明代的軍事科技也非常進步,各種新式火器大量湧現。西方的佛郎機火炮、紅衣大炮都迅速在中國被製造和使用。還有一些專門的火器論著出現,茅元儀著有《武備志》。

教育與科舉

教育與科舉

明初實行「科舉必由學校」的政策,朱元璋本人多次強調:「古昔帝王育人材,正風俗,莫不先於學校。」並將學校列為「郡邑六事之首」,以官學結合科舉制度推行程朱理學,而不重視書院,書院因此沉寂近百年之久。也因此,明朝中早期最重要的教育機構也就是國子監。而各府、州、縣政府也皆立學校。府、州、縣學的學生稱為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明處生員數目有定額,大致府學四十人,州學卅人,縣學廿人。明代中後期,地方官員六事皆舉者極少,「學校之政之修也久矣」,因此傳統書院再次承擔起培養科舉人才的重任。明代書院的創辦,以嘉靖年間為最多,據統計,明代書院共有l239所。書院的經費來源,大體上可以區分為官方撥置、和私人捐贈。由於政治上的牽連,書院屢遭劫難,共有四次禁毀書院的記載,但官方越禁,民間越辦。

而明代晚期書院的興盛,衝擊了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藉機批評時政,例如曾講學於東林書院的顧憲成及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為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進而造成了東林黨爭。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週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

科舉在明朝是正式的選拔官吏制度。科舉考試分為兩級,每三年舉行一次,稱為大比。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考生必須用八股文做答。所謂股,即對偶之意。八股文萌芽于宋朝,形成于明成化以後。由於八股取士的制度,讀書人既不通經史,又不諳實際,嚴重束縛了民眾智慧的進步。

人口

人口

受元明之際長期戰爭影響,明朝初年有大量人口死亡、逃亡。洪武初採取休養生息獎勵生產的政策,人口開始回穩。

洪武廿六年全國人口總數約有7270萬,其中民戶6650萬,軍戶620萬。在人口分佈上,北五省人口1979萬,占全國的27%;中五省人口有3818.8萬,占全國的52%;南五省人口有1158.7萬,占全國的16%。

明朝前後發生例如多次人口移動。如遷江南人口入鳳陽和蘇北;遷山西民入北平、河南、山東;遷江西人入湖廣;遷湖廣人入四川等。明初移民規模宏大,合計達1340萬。此外華南等地人民也有大量向南洋地區遷移。也有人口成量向山區遷移的,這也就造成了流民,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經濟

經濟

明朝初年,由於多年的戰爭與元末政府的巧取豪奪,經濟近乎在崩潰的邊緣。明朝初年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與移民墾荒,也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面積占全國耕地的近十分之一。此外,商屯也相當盛行,政府以買賣食鹽的專賣證(稱之鹽引)作為交換,利誘商人將糧食運往邊疆,以確保邊防的糧食需求。然而並非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方式,而是要求鹽商先交錢再等曬鹽季再給鹽,卻又為了稅收不足而將新產出的鹽另行外賣,延後交鹽給正規鹽商的時間,致使鹽商交了錢卻要三五年甚至十年後才拿得到鹽,卻又因身份管制而無法拋棄鹽商身份另行謀生,因此而家破人亡,私鹽亦大為流行。明太祖也曾派遣國子監下鄉督導水利建設,並以減免稅賦獎勵耕作。這些措施使得過去很多飽受戰亂損毀的地區恢復了生氣,使明朝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恢復。

明代經濟仍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不過明朝的農業發展無論是產量還是生產工具,都高於宋元時期,紅薯、南瓜、蠶豆、土豆、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已由國外傳入中國,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國普遍栽種。此外,較容易栽種的蕃薯和玉米,可以種植於土壤相對較貧瘠的地區,對於糧食需求日增的明清兩帶尤其重要。萬曆年間,明朝的耕地總面積超過七百萬頃,為明朝中葉開始的人口穩步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宋朝流行的俗諺「蘇常熟,天下足」,由於長江下游地區城市居民的快速增加,及長江中游地區的快速開發,到了明朝時,已經轉變為「湖廣熟,天下足」,意即當時主要的米糧生產區已經轉移到湖廣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帶。明末以後,湖廣的米開始被長途運送至江浙、閩廣等地區販售,使當地農民開始改種經濟作物。商業性農業的發展及隨之出現的長途交通,都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

手工業方面,明朝仍然延續了元代的匠籍制,也就是規定全國技術好的手工業工人必須於官營手工業部門服務的制度。明代定以前的匠戶為匠籍,並規定這些入匠籍的手工、工人子孫世代承襲,不得脫籍改行,但不同點在於明代時,他們不需永遠在王朝服役,而只要依規定每隔幾年輪班到京城服役一次即可,稱之為輪班匠。但由於到京城的路途遙遠,輪班匠仍然常常發生逃役的狀況,於是在成化二十一年 (西元1485年),朝廷便下令輪班匠可繳交銀兩折抵役期,稱為「匠班銀」。而到了嘉靖四十一年,朝廷進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輪班匠每年納「匠班銀」四錢五分,從而廢除了輪班制。但仍有部分工人留在官營手工業單位服務,匠籍制並未完全廢除。

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為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松江潞安府有織機1.3萬張,促進了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南京、臨清等城市「周圍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無論南北財貨,即紳士商民近百萬口」。南京一地有眾多的陶瓷廠,每年可生產100萬件瓷器。景德鎮成為了世界瓷都。然而明朝推行「重農抑商」的原則以及嚴厲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了一定的壓制,但遠洋船舶噸位仍高達18000噸,占世界總量的18%。隨著明朝紙幣「大明寶鈔」的流通失敗,整個貨幣體系轉向為以白銀為主。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也進一步促進了明朝經濟的發展,中國佔有世界白銀產量三成左右。明代經濟的另一個特色是城鎮經濟的繁榮,運河沿線由於往來商船不斷,周邊城市如濟寧、淮安、揚州等都非常發達。東南地區由於商品經濟繁榮,成為了全國的經濟集散地。由於商品經濟的繁榮,明代形成了按籍貫區分的商人集團,稱為「商幫」,如徽州商幫、晉陝商幫、廣東商幫、福建商幫、蘇州洞庭商幫、江西商幫等。這些商幫以「會館」為聯繫場所,互相支持,越做越大。

商人的地位在明朝時也有所提高,部分士大夫認為經商有成,在價值上也等同於讀書有得,「亦賈亦儒」「棄儒就賈」的現象也開始出現。此外,商業用的書也開始出現。商人為了實用目的而編寫此類書籍,內容介紹貿易路徑沿途的交通、習俗及商品行情等。此類書籍現存最早者為《一統路程圖記》。此外,由於商業的發達,各地紛紛開始大量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商品,運銷他處,使得區域分工日益明顯。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各地出賣絲綢、酒肉、蔬果、煙草、農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計其數,大量外銷賺取外匯所得;外國的不少東西,如歐洲的西洋鐘,美洲的煙草,在中國城市都有賣。西方學者漢斯•布羅埃爾在其著作《最先抵達美洲的是中國人》(1972年)中寫道:「中國憑藉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製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貿易都是順差」。當時商業大都會有南京、北京、南昌、杭州、福州、廣州、蘇州、松江、淮安、揚州、濟寧、臨清、蕪湖、儀征、景德鎮、瓜洲等[10]。 在世界上,明朝是16世紀、17世紀時期手工業、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外交

外交

明朝初年,因為明初的朝貢貿易厚往薄來,許多日本人冒充朝貢使者來賺取好處。日本實際上是處於割據狀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很多到中國來冒充朝貢使者的日本人沒有日本政府的管轄,朝貢完了以後他們滯留在中國沿海搶劫。這是明初的倭寇。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頒布了海禁政策。從此之後,如果要來中國做生意,必需朝貢兼貿易,否則不予,這就是所謂的「朝貢貿易」,兼具有懷柔拉攏周圍國家的用途。明朝嚴格的貿易管制政策的影響導致正常貿易地下化,轉為走私貿易。貿易港集中地由廣東、福建轉往已為西方國家殖民地的菲律賓、印尼。而海上的維持秩序角色由於中國官方的消失而導致海盜集團猖獗。由於海上貿易仍在暗處進行,美洲銀器又大量流入中國,銀開始成為流行的通貨。
15世紀初朝鮮所製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明成祖即位后,在永樂年間,派遣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又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子魯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加強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體現了永樂王朝的鼎盛和開放。

明成祖之後,其子朱高熾繼位,也就是明仁宗。他聽從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見,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繼位,改年號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閏十二月初六日,派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到了明憲宗年間,曾有太監向憲宗提議再次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但由於劉大夏等官員認為下西洋為一大弊政,有害無益,因此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藏匿起來(一說將其銷毀),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無果,再次下西洋一事於是作罷。後來倭寇橫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之後,倭寇逐漸平息,朝廷有鑒於對外貿易對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間的走私貿易正當化,活絡的國際貿易也使中國進入了逐漸成形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中。

倭寇對明朝的海疆構成了嚴重威脅。但是倭寇的主要構成並非日本人,而是中國沿海一帶的破產流民。期間雖有朱紈和張經的抗倭,但最後都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為防止倭寇的侵擾,世宗時期實行海禁,斷絕對日貿易。直到戚繼光等名將力行抗倭,倭寇才被剿清,海疆形勢才趨於平靜。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后,意欲佔領朝鮮。萬曆廿年,日本進攻朝鮮,朝鮮國王逃到義州並派使節向明朝求救。明朝一度取得戰爭的勝利。中日一度進行和談。但萬曆廿五年後,日本再次進攻朝鮮,戰爭進入僵局狀態。萬曆廿六年,豐臣秀吉逝世,日本軍心動搖,結果大敗逃回日本。此即為壬辰衛國戰爭。這次戰爭嚴重削弱了明朝與朝鮮兩國,明朝在張居正期間積蓄的國力大量被消耗,日本復又陷入分裂,女真部落成為相對的得益者。描繪1414年鄭和下西洋時榜葛剌國
進貢麒麟的《瑞應麒麟圖》臨摹本

明朝邊境上最大的兩個威脅明朝安全的部族是蒙古和滿洲,時人稱其為東虜和西虜。在明朝初年武功強盛時,一度將蒙古驅至漠北。之後伴隨明朝的衰落,蒙古部也多次進攻明朝,諸如土木之變和庚戌之變,明朝的疆界因此內縮,也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國力。俺答汗後期開始於明朝通好,其後的三娘子繼承了和平的政策。明蒙之間邊境安寧和平,互通有無。這種情況直到后金控制蒙古后才告結束。明朝早期曾經設置奴兒干都司來管理東北諸部,但後期東北的蒙古部和女真部日益強大,奴兒干都司被廢,明朝在東北的控制力下降。17世紀后,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降服蒙古,于1616年建國后金,與明朝分庭抗禮。后金佔領了遼東大部土地,曾對當地的漢人進行屠殺,並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嚴重威脅明朝的安全。1636年改國號大清,建立清朝,最終於1644年明朝滅亡後接替明朝統治了中國267年。

16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葡萄牙人于1511年佔領了馬六甲,愈甚渴望對中國的往來。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支對華使團前往中國,並在廣州登陸,希望與明政府建交。後來,中國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並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列強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並接觸中國。西方國家的東來,也使不少新鮮事物傳入中國。
與明朝有深厚關係的傳教士利瑪竇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羅馬教皇派出利瑪竇去中國教區工作。由於萬曆援朝之戰的爆發,利瑪竇一行沒能及時到達中國。後來戰爭中國得勝,利瑪竇才能進入中國境內。由於利瑪竇很快學會中文,並穿儒服、通儒書,他頗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後來他被舉薦到北京,頗得神宗信任。他向中國進獻坤輿萬國全圖、自鳴鐘、日晷、西洋炮、望遠鏡、火槍、西藥聖母像、十字架等貢品,先後在北京、肇慶等地展出。利瑪竇不僅傳播天主教,還啟發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學習西學。另外他還將中國各種文化傳入歐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學說、圍棋等,可謂「貫通中西第一人」。另外,在明末時期有不少明朝軍隊曾裝備火器,尤其是西洋大炮。

軍事制度

軍事制度
明朝神機營的火槍手

明代早期軍隊的來源,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徵,有元兵及群雄兵歸附的,有獲罪而謫發的,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籍選,亦即垛集軍,是由戶籍中抽丁而來。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後又有強使民為軍的方式,不過都屬於少數,整體而言,衛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軍制。

衛所制為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衛所註軍,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徵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

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明宣宗以後漸無法維持,軍人生活水準及社會地位日漸低下,逃兵也逐漸增加,軍備因此逐漸廢馳。

因此在嘉靖年間,在應付倭寇之亂時,將領戚繼光在浙江地區採用招募民兵加以訓練的方式,來取代不堪的衛所兵。 正因為明朝正規軍衛所軍的不堪用,故這些民兵,在明朝後期逐漸擔負起維持明朝有效統治的作戰部隊,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戚繼光的召募以浙江人為主戚家軍,及袁崇煥所召募以遼東人為主的關寧軍。

其它機構

其它機構

三公
包括太師、太傅、太保。這些官職都是虛銜。他們名為輔導太子,但實際上輔導太子的機構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設兩坊、一局、一廳。此外還有太醫院。太醫院附屬有生藥庫和惠民藥局。而翰林院遠較太醫院重要。翰林院首長則是翰林學士。

諸司
指不屬於各部院的司。主要指通政司和行人司。通政司負責傳遞公文,公告周知。行人司負責到地方上頒詔諭及赴外國作使臣。

外三監
包括國子監、欽天監、上林苑監。欽天監負責觀測星象。國子監是教育機構,有祭酒一人,司業一人,監丞一人,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學正十人,學錄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人,典饌兩人。上林苑監負責掌管皇帝的御花園,畜牧場與菜圃。

內十二監
為宦官衙門。事實上只有在這些衙門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監。包括司禮監、內宮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以司禮監最為重要,監內的提督太監主管宮內一切宦官禮儀刑名。而秉筆太監在宦官極端專權時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還設有四個司(惜薪、鐘鼓、寶鈔、混堂),八個局(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司苑),合為內官廿四衙門。宮女也有六個局(尚宮、尚儀、尚食、尚寢、尚功等),每個局下設四個司。

行政機構

政治制度

由於朱元璋猜忌好殺,洪武十三年,以宰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於是廢去宰相一職,子孫不得復立。秦、漢以降實行一千六百餘年的丞相制 度自此廢除,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明朝皇帝大權獨攬,在世界政治史上明朝的政治體系也屬於罕見的專制政體,這也成為明朝滅亡的一大原因。但由於國家事務繁 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其後的清朝也大多繼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相當於今日總統府祕書長的職 務,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的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權力及地位遠遠不及過去的宰相,只有黑市 地位,而沒有法定地位。宣宗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 硃」。票擬之法補救可君主不願面見閣臣之弊,但內閣大臣與皇帝溝通,全賴司禮監(宦官)。由是開啟明朝宦官專政之大門。為了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 還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又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合稱「廠衛」,由宦官統領,自此明朝宦官之權勢無以復加。

清代史家趙翼曾慨 嘆:「不知主德如此,何以尚能延此百六七十年之天下而不遽失,誠不可解也。」明朝能維持兩百餘年的國祚,與秦、隋兩朝二世而亡,不可同日而語。其關鍵點就 在於皇權的無限擴大,並且特別加強了對統治階級內部各種政治勢力的防範和控制。任何的政治勢力都無法也不可能游離於皇權的控制之外。
主要機構

六部
明朝在中央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與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丞相之職,取消中書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原有的各科尚書降為郎中。各部尚書和侍郎的官階也上升。其中以吏部(主管文官升遷)最為重要,戶部人員最多。禮部(主管祭祀大典)與工部(主管公共建設)地位較低。
監察機構
在洪武十三年前,明朝還沿襲元的監察制度,設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後,朱元璋廢御史台。兩年之後,朱元璋設立新的監察機構—都察院。都察院下面設立監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國各省,稱為十二道監察御史。每道有監察御史三至五人,範圍大體為一省。但監察御史都駐在京師,有事帶印出巡,事畢回京繳印。到明末,監察御史分為十三道,共有一百一十人。
六科
明朝開始只設了給事中。到洪武廿四年,設都給事中六人,分吏、戶、禮、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該制度基本是繼承了唐朝的門下省制度。六科官職品級雖低,然職權很高。他們可以不贊成皇帝的意旨。而該制度也發揮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
五寺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大理寺與刑部和都察院合為三法司,其職權與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長稱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餘四個寺的卿職權較低。太常寺負責祭祀;太僕寺管理馬匹;光祿寺負責壽宴;鴻臚寺負責接待外賓。
內閣
在廢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親理政務,一度深感疲憊,於是設立四輔制度來輔佐政事。但這項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七年後被廢。之後朱元璋請來幾位翰林學士幫忙輔佐,這些翰林學士的官職被命為「XX大學士」。這也就是所謂的內閣機構。
特務機構(秘密警察)
明朝實行嚴密的特務政治。主要的特務機構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
錦衣衛設立於洪武十五年,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在東廠設立后,錦衣衛權力受到削弱。
東廠成立於永樂十八年,是明成祖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而成立。地點位於京師東安門北。東廠的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分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東廠在設立之初,就由宦官擔任提督,後來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
西廠設立於憲宗時期,首領為汪直。1482年后被廢。其後又被武宗短暫恢復。
內廠設置於武宗時期,首領為宦官劉瑾,劉瑾伏誅後,內廠與西廠同時被廢,僅留東廠。

疆域和政區

疆域和政區


明朝疆域

明朝初年,多次對蒙古用兵,並在與蒙古邊境一帶設置四十餘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雲川衛、官山衛、全寧衛、老哈河衛等,這些都是明朝的邊防重地。其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倫河一線。15世紀后,由於天氣轉寒,農耕不濟,加上邊塞軍隊被燕王抽調參與靖難之戰。因此邊境略有南移。在永樂期間,明成祖多次北伐,邊境形勢一度改觀。但在明朝中期以後,隨着蒙古的再次強大,明邊再次南遷。並修建長城(當時名為邊牆)以防禦蒙古,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重鎮加強防禦。長城也成為明朝中後期的北邊,同時也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界線。

朱元璋設置遼東都司以經營東北。並多次進軍黑龍江流域,招撫女真部落,明朝勢力一度達到黑龍江口與庫頁島。1409年設置奴兒干都司,下轄130多個衛所,1434年廢棄之。正統年間后,蒙古兀良哈與建州女真部南遷,不斷侵犯遼東都司。1469年(成化五年),明政府修建遼東邊牆。16世紀末開始,建州女真酋長努爾哈赤開始崛起,統一女真部,明朝設置的衛所遂漸消亡。1616年努爾哈赤稱帝,建國后金。1619年薩爾滸之戰后,后金軍隊破遼東邊牆,佔領遼東都司大部土地。

洪武時期,明朝西北疆界達到今新疆東部哈密地區,並設置一系列衛所。15世紀后,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日益強大。1472年,哈密衛城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衛內遷,后復,1514年再度被併。15世紀後半期后,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朝退守嘉峪關。

1381年明朝才將西南地區完全划入疆域。並設置一系列土司、宣尉司管轄之,邊界達到緬甸中北部、老撾北部、泰國北部一線。但後期這些地區多被周邊國家所併。1406年明軍進攻安南,南線達到日南州一帶。次年設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設十五府、卅六州、兩百余縣。后因當地人民反抗激烈,明朝政府于1427年放棄,安南恢復黎氏王朝。1624年荷蘭殖民者進入台灣南部,築熱蘭遮城。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進入台灣北部。1642年荷蘭趕走西班牙,佔領台灣大部。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次年驅走荷蘭人,開始統治台灣。1553年葡萄牙獲得在澳門停泊船隻權,1557年取得居留權。到明亡,澳門已成為葡萄牙殖民地,不過名義上仍為中國領土。

明朝行政區劃

主條目:明朝行政區劃

明初曾沿襲元朝的行省制,但其後進行了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1370年于各省設置一都衛,1375年改為都指揮使司。1428年棄安南后,明朝在全國設置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京(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明代一共設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此外,還有統轄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的奴兒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區設置有烏斯藏、朵甘二都司(實際控制為當地宗教首領八大法王分轄各政教中心的寺院,還有各諸侯家屬封地),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以上均屬羈縻性質,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

明朝實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宣德后開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後成為各省常制。總督主要署理軍務,分短期與長期兩種。巡撫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撫轄兩布政使地,如正統年間和山西河南巡撫。有的一省一巡撫。有的一省幾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楚州)。有的在幾省交界處設置一巡撫,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越江西、廣東、福建三省。

明代的行政區劃設置大體符合山川形便之處,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處。如南直隸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個地區。而嘉興、湖州、杭州三個太湖流域的府卻被划入浙江省,與同為太湖流域的蘇州府分離。而河南省也佔據了局部的黃河以北土地。貴州省呈現中間窄兩邊寬的蝴蝶狀。根據《明史·地理志》記載,終明一朝有府140,州193,縣1138。而根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明有衛493,所359。此外,明還設置了介於省和府、縣之間的道。道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明代並改元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準。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一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因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稱朱明[3]。明朝在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國號為大明[1][4],共經歷十七世,十六位皇帝,國祚共276年。明初定都應天府(今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 順天府(今北京),應天府改為留都。明朝的領土曾囊括今日內地十八省之範圍,並曾在今東北地區、新疆東部等地設有羈縻機構。明成祖時期甚至短暫征服並統治安南(今越南北部)。

明朝初年國力極盛一時,曾北進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至正統七年,宦官王振開始擅權;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國力發展開始停滯。正德、嘉靖朝始逐漸中衰,社會矛盾萌發,並面臨蒙古、倭寇兩大外患。明神宗萬曆朝初期在名相張居正的輔政之下曾一度中興。後世計當時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可稱世界第一。惟至萬曆朝中期始,皇帝與廷臣不睦,終致怠政、官員腐化,關外女真興起,明朝開始走向衰亡。天啟年間閹黨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臣子不敢任事,皇帝決策失準。先誤殺袁崇煥,后金軍隊突破長城,五入關內。各地爆發民變,叛降數易,官兵疲於奔命。1644年,大順軍隊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但由明朝宗室在華南建立的若干個南明政權延續了數十年,於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清軍徹底滅絕。

明朝的經濟和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都屬於較發達的階段。但是明朝的政治體制是中國古代史上最極端的集權專制體制,導致皇帝大權獨攬,特務政治橫行,後期更出現了嚴重的宦官亂政現象。從明朝開始,西方伴隨着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逐漸超過中國。同時,西學也隨着一批傳教士來到中國,為東西文化的交流開闢了窗口與機會。

歷史

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1368年-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1368年-1398年)

元朝末期,官員貪污日盛,朝政腐敗。蒙古立國之初,稅務有耶律楚材制定,項目清楚且限於一定額度。爾後蒙古貴族有靡爛之象,亟需財帛。遂委色目人掌理財政,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行新鈔「至正寶鈔」並大量印製,金融紊亂,導致中葉開始飽受嚴重的通貨膨脹,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徵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糧,民間愈發怨懟。於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民變爆發的導火線,終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不久,貧苦農民出身的安徽鳳陽人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為妻。之後,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初時的朱元璋「地狹糧少」「孤軍獨守」,遠不及其他起義軍勢力,處境十分艱難。朱元璋採納了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經過幾年努力,朱元璋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1360年,通過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1363年,陳友諒勢力被完全消滅,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今蘇州),張士誠自盡。之後朱元璋又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了明朝。之後趁元朝內訌之際乘時北伐和西征,同年攻佔大都(今北京),元朝撤出中原。之後朱元璋繼續消滅位於四川的明玉珍勢力和據守雲南的元朝梁王。又深入沙漠,進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初年的強盛(1368-1436)

洪武時期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留下的不合理的吏治,懲治貪污的官吏,收到一定的效果。朱元璋確立了里甲制[5],配合賦役黃冊[6]和魚鱗圖冊[7]的施行,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功臣。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對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圖謀不軌。而有的功臣也越過禮法,為非作歹。朱元璋藉此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幾乎將功臣全部誅殺。

廖永忠是最先被殺害的功臣。在此之後,朱亮祖、李文忠、徐達(《明史》記載徐達是病死,民間傳說為朱元璋賜死)先後死於非命。胡惟庸是當時中書省的左丞相,深得朱元璋寵信,故日益跋扈,不知自忌。朝中奏章大事須先經其手,若不利於其的奏章就予以隱匿。同時,胡惟庸大肆收取賄賂。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洪武廿三年,有人告發李善長交通胡惟庸情狀,韓國公李善長因此被賜死,家屬七十餘人被殺。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此後,朱元璋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對其誅殺,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加上空印案、郭桓案兩案,開國功臣除了湯和外幾乎全部被殺。朱元璋通過打擊功臣、特務監視和文字獄等一系列方式加強皇權,鉗制言論自由,為之後明朝的黑暗政治埋下禍根。

靖難之役與永樂時期

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以加強邊防、保衛皇位。諸王之中,北方諸王勢力較強,原因主要是對蒙古的邊防任務。而其中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晉王勢力最大。為防止朝中奸臣不軌,朱元璋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同時為防止諸王尾大不掉,朱元璋也允許今後的皇帝在必要時可下令「削藩」。

洪武卅一年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立刻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南下,佔領南京,是為靖難之役,燕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朱棣即位之後,武功昌盛,先是出擊安南。後又親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絕後患。在內政上,朱棣下令修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在三年時間內即告完成。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0卷,全書分裝為110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且未有任何刪節,這是之後的四庫全書無法相提並論的。從永樂三年開始,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規模空前,擴大了明朝的影響力。永樂三年,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平國子監等衙門。永樂四年,他下詔在北京修建宮殿。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了繁榮。1416年,朱棣公佈遷都的想法,得到認同。永樂十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永樂十八年宣告完工,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

但是永樂帝同樣對異議者大肆殺戮,諸如黃子澄、齊泰等建文舊臣等都被殺。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8]和景清的「瓜蔓抄」[9]最為慘烈。

仁宣之治

主條目:仁宣之治

成祖死後,其長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熾即位時,由於年齡已經偏高,因此即位僅一年就已經駕崩。但是在其統治時期,推行諸多仁政。任用「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賢臣輔佐朝政。並且停止鄭和下西洋和對外戰爭,以積蓄民力。更鼓勵生產,寬行省獄,力行節儉。其死後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他基本繼承了父親的路線,實行德政治國,國家進一步強大。宣宗同樣熱愛美術,有畫作傳世。但是,宣宗執政期間也並非毫無弊端。由於宣宗喜好養蟋蟀(古名「促織」),許多官吏因此競相拍馬,宣宗也被稱為「促織天子」。同時,在這一時期打破了太祖留下的太監不得干政的規矩,一些太監開始干政,為英宗時期的太監專權埋下隱患。

中期(1436年-1573年)

土木之變與英宗復辟

1435年,9歲的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寵信宦官王振。自此開始明朝的宦官嚴重專權行為。王振原為教官,後淨身入宮,服侍英宗左右。英宗即位後,對其寵信有加。在太皇太后及元老重臣「三楊」死後,王振更加專橫跋扈,更將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撤下。舉朝稱其為「翁父」。王振擅權七年,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其受賄程度可想而知。

正統初年,蒙古瓦剌部逐漸強大,經常在明朝邊境一帶生事。瓦剌首領也先在正統十四年的七月南下攻明。王振即挾英宗領兵五十萬親征。大軍離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軍追上,兵士死傷過半,隨從大臣有五十餘人陣亡。英宗突圍不成被俘,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打死,此即為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的消息來到京師後,朝中混亂。一些大臣要求遷都南京,被兵部侍郎于謙駁斥。繼而大臣擁戴英宗弟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景泰帝)。同時于謙積極備戰。同年十月,瓦剌軍直逼北京城下,安置英宗於德勝門外土關。瓦剌軍隊的進攻未果,大敗逃走。也先見繼續綁架英宗已無意義,乃於1450年八月釋放英宗。但之後,皇室內鬥。景帝先是不願遣使迎駕,又把英宗放在南宮(今南池子)軟禁,並廢皇太子朱見深(英宗之子,後來的憲宗),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久之後,朱見濟病死,景帝也遲遲不恢復朱見深為太子(景帝無他子)。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十六日,副度御史徐有貞率軍夜入南宮,擁戴英宗奪門(東華門)復位。又殺害于謙及大學士王文,誣陷其欲立襄王之子為帝。此為奪門之變,又號「南宮復辟」。

憲宗時期

英宗死後,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憲宗。初年為于謙冤昭雪,恢復代宗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為一代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但是憲宗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9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民不聊生。憲宗還開始了皇帝直接頒詔令封官的制度,是為傳奉官。結果傳奉官泛濫,舞弊成風。直到孝宗時期這些官員才全被裁撤。宦官汪直受到憲宗的寵信,張狂跋扈,透過西廠大肆冤殺普通民眾與官員。不久後由于民憤四起,西廠被罷,但汪直依然握有大權。成化十八年,汪直才因言官彈劾而被貶。

弘治中興

憲宗死後,孝宗朱祐樘即位。由於孝宗自幼生於貧寒,曾有被萬貴妃加害的危險。所以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孝宗的勵精圖治,使得當時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治中興。

孝宗在位期間,先是將憲宗期間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去,逮捕治罪。並選賢舉能,將能臣委以重任。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孝宗對宦官嚴加節制,特務部門也只能謹慎行事,用刑寬鬆。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稅賦。並餞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除了張皇后外沒有任何妃嬪。在他的治理下,弘治一朝成為明朝中期以來的最好形勢,明史也稱孝宗「恭儉有制,勤政愛民」。

武宗亂政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病死。十五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是為武宗,以次年為正德元年。武宗本性貪圖享樂,整天與內臣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劉瑾、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丘聚、高鳳、羅祥等八位過去的東宮宦官相互勾結,是為「八虎」。

八虎想盡辦法奉迎阿上,導引皇帝逸樂,殘害忠良,朝政為其所害。八虎之中的劉瑾獨攬大權,將自己的黨羽延攬入閣,還想方設法滿足武宗的玩樂需求,建造豹房供其淫亂。但是劉瑾的專權也引發了朝中大臣一其它「七虎」的不滿。最終劉瑾被捕後處以凌遲之刑。但是,武宗依然不思朝政,又開始信用佞臣江彬。

武宗為了方便自己能出宮到各處僖遊,製造了一個虛構的人物.「鎮國公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以朱壽身分,藉出征為名,實際上僖遊為實。武宗的荒游逸樂導致正德年間變亂頻生,先後發生陝西安化王朱寘鐇謀反、山東劉六、劉七民變、江西寧王朱宸濠謀反等重大事件。

正德十五年,武宗假借朱壽身分,親自俘虜已被王守仁擊敗的朱宸濠後,于班師回京途中,南直隸清江浦(江蘇淮安)泛舟取樂時落水染病。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去世。不久之後江彬就被抄家處死。

嘉靖隆慶二朝

武宗無子嗣無兄弟。死後由孝宗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位,是為世宗。世宗在位期間,罷黜各地鎮守太監。但是大禮議事件嚴重損害了朝政:世宗要求尊父為興獻皇帝,母為興獻皇后。但內閣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等堅持以為不可。但是也有一些大臣紛紛迎合帝意。世宗在這些人的助長下蔑視禮法,不僅尊其父母為皇帝和皇太后,又為父親在太廟旁專立一廟祭祀,成為獻皇帝廟。又稱父親為睿宗,在武宗之上,還為父親修皇帝實錄。此為大禮議事件。大禮議引起軒然大波,朝臣中反對者均受打擊,或被罷官,或被入獄。受杖者一百八十餘人,杖死者十七人。同時,世宗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後又大寵方士陶仲文。自嘉靖十三年後世宗即不視朝。

嘉靖廿一年(1542年)十月,乾清宮發生宮女之變,楊金英、邢翠蓮等宮女十餘人與寧嬪王氏趁世宗熟睡之際企圖將其勒死,但未成功。自此之後,世宗移駕西苑,不入宮內。同時,權臣嚴嵩借此竊權,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其子嚴世藩協助父親作惡。雖然不斷有人彈劾嚴嵩,但都以失敗告終。世宗後期,嚴嵩年紀太大,另一位大臣徐階開始取代嚴嵩之位。嘉靖四十一年,徐階策動言官彈劾嚴嵩。嚴嵩辭去官職回鄉。嘉靖四十四年,嚴世藩被判斬刑、嚴嵩被削為民,兩年後病死。

嘉靖去世後,唯一存活的皇子朱載垕即位,是為穆宗,年號隆慶。穆宗本人無能,但他任用能臣如高拱、徐階、張居正、海瑞等,內政形勢總體較佳。也為萬曆初年的中興奠定基礎。

穆宗即位後,即啟用在藩邸的老師高拱、張居正。隆慶初年,位處執政之首的世宗舊臣徐階策動朝官彈劾高拱,迫高拱辭官回鄉。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後策動朝官彈劾徐階。徐階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實際政務漸漸落到了張居正的手上。隆慶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內閣首輔。

嘉靖一朝,國家外患不斷。北面韃靼部趁明朝衰弱而佔據河套。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進犯大同,大同總兵重金收買俺答,結果俺答直接進攻京師。韃靼軍隊在北京城郊大肆搶掠之後西去,明朝軍隊在追擊過程中大敗,此為庚戌之變。但之後,明朝與蒙古通好,俺答被封為順義王。在南部海疆, 倭寇橫行,直到戚繼光、胡宗憲、俞大猷力剿後才有改觀。

走向覆滅(1573年-1644年)

張居正變法

主條目:萬曆中興

隆慶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風駕崩,子神宗朱翊鈞繼位,改元萬曆。由於神宗年幼,於是由太后攝政。重臣高拱由於與太后信任的宦官馮保對抗而被罷官,相反張居正得到馮保的鼎力支持。張居正輔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洪武廿六年,全國耕種田地有八百五十萬零七千六百卅二頃。到了弘治十五年降低到四百廿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而萬曆九年經過張居正的治理後達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使邊境安然。張居正還啟用潘季馴治理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張居正嚴懲貪官污吏,裁汰冗員。

萬曆五年秋,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憂(解職回鄉守孝三年),但張居正以為改革事業未竟,不願丁憂。他的政敵借此大做文章,此即為奪情之爭。雖然最後在神宗和兩太后的力挺下張居正被奪情起複(免於守靈)。但此事件充分顯示出張居正對權力的迷戀與專橫自負,為他死後的結局埋下伏筆。同時,張居正還利用自己的職權讓自己的兒子順利通過科舉進入翰林院,也成為了他的政敵之借口。張居正死後立刻被清算。張府一些來不及退出的人被囚禁於內,餓死十余口。生前官爵也被剝奪。

萬曆怠政

張居正死後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萬曆十五年(1587年)后,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元旦后,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的元旦神宗再也不視朝。自萬曆十六年(1588年)后,常朝也經常看不到神宗。神宗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還進行選美。同時,神宗還好營建,經常大興土木。在他廿一歲時就開始籌建陵園。萬曆十七年,大理寺左評事上疏,稱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結果被貶為民。神宗還派礦監和稅監搜刮民間財產。在邊境上坐視女真強大。由於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萬曆卅年(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廿五名。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佈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神宗在位期間另外兩項嚴重敗壞朝綱的事件是東林黨爭和國本之爭。東林黨源於顧憲成組辦的東林書院。東林黨一詞則起源於萬曆卅八年(1610年)的一次人事變動事件。起因是內閣缺人,顧憲成極力主張頗有政績的淮揚巡撫李三才入閣,結果被反對李三才入閣的勢力抹黑漫罵,東林黨因此而起。東林黨興起后,朝中其它各黨便集中火力攻擊東林黨。閹黨專權后,東林黨更受到嚴重打擊。直到崇禎初年東林黨才重新被啟用。

另外一項政爭是國本之爭。主要是圍繞着皇長子朱常洛與鄭貴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神宗遲遲不立太子,令群臣憂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兩個派別。直到萬曆廿九年(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就藩。

在對外軍事方面,包括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援助李氏朝鮮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戰爭在內的萬曆三大征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損兵折將極大。萬曆四十六年(1617年),后金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反明,次年(1619年)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對女真從此轉為戰略防禦。

明末三大案

主條目:明末三案

「明末三大案」指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起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志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

* 梃擊案

主條目:梃擊案

梃擊案發生於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位名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闖入皇太子居住的慈慶宮並打傷守門宦官李鑒,后被捕。后經審問,顯示鄭貴妃與此案有關。由於當時審案人員都是浙江籍人士,而當時的浙黨領袖方從哲與鄭貴妃關係良好,因此頗受人質疑。結果當時的陝西籍刑部主事秘密審訊了張差,結果招出鄭貴妃與此確有關係。鄭貴妃見東窗事發,哀求皇太子。皇太子也請求皇帝快速了結,加之神宗寵信鄭貴妃,除了張差被處決外,此案不了了之,一些主張繼續追查的官員事後都受了輕重不等的處分。

* 紅丸案

主條目:紅丸案

光宗在還是太子之時,就寵愛兩名李氏選侍,分別為「東李」和「西李」。其中西李最為得寵。鄭貴妃與西李暗中交結,鄭貴妃向光宗提請西李為皇后,西李提請鄭貴妃為皇太后,后因大臣反對而作罷。光宗因過度縱慾,即位五天後就得了腹瀉之疾。光宗服用了一位與鄭貴妃關係密切的太監崔文升所進的藥物,結果病情加劇。西李以侍奉為由入住光宗寢殿。八月廿九日,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上一顆紅丸,光宗服后獲得暫時的舒適。黃昏后再食一顆,到半夜去世。此即為紅丸案。結果,朝中謠言遍起。李可灼被罰回鄉養病。更有大量彈劾奏章要求罷免方從哲。天啟二年四月,朝中又發生了對於紅丸案的爭論。最後方從哲仍然沒有判罪,而崔文升被貶放南京。

* 移宮案

主條目:移宮案

光宗去世后,西李據守乾清宮,與心腹太監魏忠賢要挾皇太子朱由校。李氏還要求官員要先將奏章給她看,再給朱由校看,導致強烈反彈。群臣也因此聯合要求西李移宮。在群臣催促下,西李不得不移出乾清宮。后朱由校即位,年號天啟,是為熹宗。結果四年後,熹宗又封西李為康妃,次年更頒布《三朝要典》,顛倒三大案的黑白。

閹黨專權

熹宗在位期間,政治更加腐敗黑暗。熹宗由於幼年喪母,對乳母客氏有特殊感情,客氏也不知自已,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魏忠賢因為在一次賭博中輸錢而自宮,改名為李進忠,入宮為宦官。后皇帝賜他恢復原姓,並恢復舊名忠賢。魏忠賢善於逢迎拍馬,加上與客氏互相勾結,一路快速升遷,還成為秉筆太監。

熹宗即位早期大量啟用東林黨人,結果導致東林黨與其它黨鬥爭不斷,熹宗因此對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賢借此機會幹預政治,將反對東林黨的勢力集結,號為閹黨。天啟四年後,閹黨控制了內閣。自此之後魏忠賢更加張狂,其爪牙遍布中央與地方。在其權勢最盛時,其養子竟能代替皇帝祭太廟。全國遍布他的生祠,並號為九千歲。更有國子監生提出魏忠賢配孔子,魏忠賢父配啟聖公。魏忠賢並大肆打擊東林黨,大量東林黨人入獄,甚至處死。由於閹黨水準低下,政理不修。國家內部飢荒頻傳,民變不斷,外患持續,明朝已經陷入風雨飄搖之境地。

滅亡

天啟六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大爆炸,造成2萬多人死傷。同年熹宗在西苑遊玩時不慎落水,一年後死去。接替熹宗的是信王朱由檢,是為思宗,年號崇禎。他即位後,銳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宮外。時機成熟後,思宗下令魏忠賢去鳳陽守陵。魏忠賢在前去過程中得知被思宗已派錦衣衛來逮捕他,便與黨羽李朝欽一起自縊。思宗將其首級懸於河間老家。同時將客氏押到浣衣局處死。閹黨其它分子也被貶黜或處死。閹黨專權雖然結束,但其後朝中又黨爭不斷,思宗對朝政又開始失望。並加強集權,控制百官,信用宦官。

明思宗在位期間,首先要面臨女真的外患。本來在袁崇煥的經略之下,遼東的形勢已經有所改觀。但是,后金在遼東戰場失利的情況下,改采越過長城,直接偷襲北京的方法攻明。幸在袁崇煥的保衛下北京得以平安。但是到崇禎三年,思宗誤中后金反間計,誅殺袁崇煥,自壞長城,從此在與后金的作戰中只能被動挨打。1640年清軍攻打錦州,結果明軍大敗,洪承疇投降。遼東地區至此基本全數淪陷。

另一方面,由於旱蝗連年加上官府剝削,大量川陝地區流民、饑民爆發民變。這些農民採取游擊及分頭進攻之戰術,嚴重拖累明朝兵力。1636年,原先的農民軍領袖高迎祥戰死,李自成便接替高迎祥成為新闖王。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農民軍也得到了大批糧餉。1643年十月年李自成攻破潼關,十一月佔領西安。此外,另一支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主要在南方發展,先是控制了湖廣地區,之後又改進攻四川,是為大西政權。但是,兩支農民軍沒有合作,而是競爭的關係。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崇禎十七年三月,農民軍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十七日已兵臨北京城下。十八日,農民軍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明思宗在北京煤山自縊,明朝滅亡。李自成攻克北京后,沒有及時對在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採取措施,結果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四月廿一日,李自成親率部隊攻吳三桂,失敗。四月廿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匆即皇帝位,深夜便焚燒宮殿與九門城樓,向西撤退。農民軍僅在北京駐紮四十一日。之後,農民軍接連內訌,戰鬥力大損,與清軍交戰時也連連失敗。五月初二,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京。為安撫漢人籠絡民心,多爾袞下令禮葬明思宗,臣民服喪三日。八日,順治帝進北京。北京開始成為清朝的都城。

南明抗清(1644年-1683年)

主條目:南明和鄭氏王朝


南京是明朝的留都,在南京明朝設有基本的政府機關。1644年五月初三日,明思宗的堂兄弟朱由崧被推為監國。十二天後,朱由崧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弘光元年。但是,這個政府的人事大權基本操控在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手上,導致政府間內鬥不斷。南京政府內部由閹餘孽專權,弘光帝也不理政事,沉湎在酒色之中。清軍一路南下,很快就到了史可法所占的揚州城。史可法死守七日七夜,城破,史可法被殺。清軍隨後在揚州進行整十日的大屠殺,號為揚州十日。不久之後,清軍渡江,攻破南京,又在南京郊外進行大屠殺。弘光皇帝押解到北京后被殺。清軍占南京后,又接連攻克蘇州、杭州、松江、常州等江南大部,下令剃髮。引發了漢族群眾的強烈反彈。先後發生了一繫列等抗清事件。但都被清軍勦滅。福王政府覆滅后,魯王朱以海即位監國于紹興,唐王朱聿鍵稱帝于福州。但是這兩個政權間卻屢有摩擦。

順治三年二月,清軍開始征福建與浙江。六月,魯王兵敗,漂泊海上。八月,唐王被俘后絕食而死,十一月,鄭芝龍降清,唐王政府亡。之後,桂王朱由榔稱帝于廣東肇慶,改元永曆。桂王政權與已經被擊潰的張獻忠李自成殘部聯合抗清,一度收復湖南全境。但順治六年後,清軍大兵壓境,湖南再度淪陷。順治七年,清軍攻克廣州與桂林。永曆帝被迫退守南寧。順治八年,孫可望迎永曆帝入貴州安隆所,並進攻四川,一度收復了四川大部。李定國也進攻廣西,攻克桂林,直搗長沙,還進軍廣東收復了兩廣失地。但是,李定國孫可望兩名將領內部不和。順治十四年,孫可望勾結清兵大規模進攻雲南。順治十六年,清軍三路入滇,永曆帝逃往緬甸。順治十八年,吳三桂逼迫緬甸政府交出永曆帝。康熙元年,永曆帝在昆明被處死,同年,李定國病死於猛臘。

永曆被害后,全國大規模的抗清活動就只有夔東十三家軍抗清與鄭成功在台灣抗清了。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敗后,轉移到川、鄂山區進行活動,在夔州府以東地區繼續抗清,稱為夔東十三家軍。康熙元年清軍開始對其進行絞殺。康熙三年,夔東十三家軍抗清失敗。首領李來亨全家自焚。

鄭成功則堅持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抗清活動。一度攻克過漳泉二府。永曆九年清軍重兵南下,鄭成功退守廈門金門兩地。永曆十一年,鄭成功被封為延平郡王。同時,鄭成功帶領水軍向舟山群島進發。永曆十三年,鄭成功進入長江,攻佔下瓜洲、鎮江、江浦等地,進逼南京。結果被清軍擊敗,不得不回到閩南大本營。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派兒子鄭經留守金廈,自己攻打台灣。永曆十六年,鄭成功逝世。鄭經從廈門來到台灣接手經營,並仍舊沿用永曆年號。1663年,鄭經放棄金廈兩島。1681年,康熙帝平三藩后開始着手佔領台灣。此時,鄭氏政權內部爆發內訌。1683年,康熙帝以施琅為水師提督進攻台灣。結果鄭克塽剃髮投降,明祚告終。